交汇点讯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落实好党史学习教育要求。2021年7月17日,民建南京建邺区五支部会员来到位于新华报业传媒广场的新华日报报史馆参观学习。建邺区政协副主席、民建建邺区主委刘嬿等领导参加活动。
峥嵘岁月八十三载,历经风雨写辉煌。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全国性政治机关报,新华日报在南京筹备,在武汉问世,后转入重庆出版。1938年1月11日的创刊号,一版头条发刊词道出宗旨:本报愿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伟大的战斗中作一个鼓励前进的号角!新华日报的那些经典名篇,穿越风云变幻,熠熠光辉不减。毛泽东说,新华日报是八路军、新四军以外的“另一方面军”。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和党中央决定,在南京重新出版新华日报。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三次为新华日报题写报名,1964年第三次题写报头,并一直沿用至今……
新华日报报史馆于2020年3月开始筹建,并于2021年7月11日正式建成开放。馆区1800余平方米,藏有从社会各界和报社内部征集到的400多件珍贵史料。走进新华日报报史馆,那一个个历史的瞬间,那一段段精彩的文字,记录着新华日报走过的光辉历程,也吸引着民建会员们的目光,报史馆里的老物件、马蹄桌、罗莱相机、照片影印机、排字架、手工记账本、名家当年的投稿原件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饶有兴致的聆听讲解、提问、互动,也在历史的影像和文字中学习着党史。
在一张特殊的新华日报面前,会员们长久地驻足观看。原来,这里这张旧报纸见证了民主建国会和新华日报之间的特殊渊源——1945 年 12 月16 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和《新华日报》的努力下,民主建国会在重庆成立。第二天,《新华日报》就刊登了民主建国会成立的消息。“黄炎培、胡厥文、李烛尘、章乃器、黄墨涵、彭一湖、施复亮等发起的民主建国会,已于昨天(十六日)下午一时在西南实业大厦举行成立大会……”
民主建国会招待会各界来宾的签名
新华日报对于此次招待会的报道
1946年1月8日,民主建国会举行政协代表、各界名流和新闻记者招待会,正式公告民主建国会的成立,散发了政纲和成立宣言,并向政治协商会议提出了《八点意见》;次日出版的《新华日报》二版醒目位置,刊登了《支持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民主建国会招待各代表》的消息,见证了民主建国会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步。
从报史馆走出,大家来到了全媒体指挥中心,了解全媒体新闻生产的流程,听取有关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近年在新闻生产、经营以及社会效应等方面取得成就的介绍。
最后,在刘嬿、马晶、常庆忠的带领下,大家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以主委张陶为首的五支部成员讨论热烈,大家普遍反映,此次参观新华日报报史馆让大家获益匪浅,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学习了党史和新华日报的历史,尤其是了解到民建创建伊始和新华日报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收获良多。学史力行,通过此次参观把学习党史同推动支部工作结合起来,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谱新篇,以岗位建功、履职尽责的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全体参观会员在周恩来总理的“楷模”铜像前合影
通讯员 张陶 王亚梅
摄影摄像 万程鹏 谭倩文 宋楚婷 朱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