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父爱
2021-08-22 18:4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刘月雄  
1
听新闻

  刘月雄

  往往,母爱细致入微,点点滴滴,温柔呵护;父亲的爱,则严肃而理智,笨拙又粗糙,犹如山间石子,磕磕绊绊中,旁敲侧击人生的名言警句:路多坎坷,需脚踏实地步步走好。

  电视剧《觉醒年代》里,陈独秀,作为五四运动的领袖,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呕心沥血创办《新青年》,为启蒙民众思想,推动社会改造,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激扬文字,受人敬仰。作为父亲,却被儿子误解、责难和排斥,我在他们针锋相对的言行中,体味出了别样的父爱。

  儿子指责他“为了自己苟活,置父母的生死而不顾,是大逆不道的伪君子”,且声明与之“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路”,他竟一言不发。他欣慰儿子知孝道,懂仁义,又能自立自强,认为“如此乱世,有如此优秀的两种品质,是可喜可贺的”,他的爱里藏着大义。当陈延年宣传新思想被抓,释放出来后,他又一反常态,要庆祝儿子进监狱,因为“动荡年代,寻找真理,坚守信仰,进监狱,出监狱,再进再出,将是常态,必须做好准备”,他把爱融进了革命事业,认为“出了监狱就是研究室,出了研究室就是监狱,从这两处发源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这是伟大而不同凡响的爱。

  他的爱又有点小情趣。当儿子创办的工读互助食堂开业,他跟妻子说得理直气壮,“我们有吃的干吗去买,他们既然做实验,就要客观事实,得出的结论才有价值”;可背着妻子,他一个人又去食堂点了油饼豆浆,还忘了带钱,被儿子成心刁难:“本店坚决不赊账,吃饭不给钱不给出门,要洗碗抵债。”无奈的他笨嘴拙舌:“洗碗就洗碗。”这样的口是心非,这样的父子,让人忍俊不禁。陈延年参加学生游行被打伤后,陈独秀心急火燎,蹚着雨水将儿子背往医院,并一直守在病床前,第二天,面对醒来的儿子,他只字不提他的担心和关心,只说“写文章有了灵感,想一气呵成写完,才留了下来”,说得云淡风轻,装得若无其事,爱似乎羞于启口。

  爱其实存在心里。当听到延年的脚上生了冻疮,脱口而出的是“抹药了吗”,想着要买虎镖鲨油冻裂膏寄给儿子;到了上海,拎着大包小包给儿子的吃用,自己在路上却舍不得吃;准备散发写好的《北京市民宣言》传单,却不让延年知道,不想让他掺合进来,他欣慰儿子的自强自立,但危险关头,甘愿身先士卒,护佑儿子平安。这样的爱,不动声色,像一铲一铲炒糊的南瓜子,让人回味,感人至深。

  他的语重心长和孜孜不倦的引导,终在他们父子三人离别相拥的一刻得到了温暖回应,且光一样照耀儿子从此在革命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在之后愈发严峻的革命形势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陈延年与陈乔年有着更甚于父亲的革命清醒与革命智慧,成了党领导者中不可多得的卓越人才,直至献出他们英勇而年轻的生命……

  革命年代,像陈独秀这样的父亲,留给小家的慈爱并不多,却足够刻骨铭心而绵长隽永。

标签:父亲;监狱;陈独秀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