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诗情问候
2021-07-23 16:17:00  作者:胡剑明  
1
听新闻

——读王慧骐散文新著《江南素描》

胡剑明

 

你好!江南。也许花落无香,席间未茶凉,纵使是旷世的丹青妙笔之作,也须经岁月的洗礼。那份江南春水,总是一方诗意,温柔绵长。在江南,问候亲情、友情、爱情、乡情,镌刻一份记忆,每一份记忆都会日久弥香。我在读的《江南素描》,是新近由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的散文随笔集,这是王慧骐先生对故乡江南的深情问候。

王慧骐在“世界美食之都”的金陵问候江南的美食,问候兴化的早茶,问候扬州酱菜,问候童年时爷爷做的青菜烧芋子、煎豆腐……让我读来,不仅一饱眼福,似也一饱口福了。他在江南问候书缘,问候他写作生涯中的第一位贵人;问候汪曾祺、郁钧剑,也问候姑苏相城的写书人小蒋、魂系丰乐舍的学诗老友;问候他熟识的诗人冯亦同、子川、高洪波;问候几位由他帮助编书的文艺老青年;当然,他还问候家中的亲人,甚至问候萍水相逢的路人。从名人到普通人,说物,有魁龙珠茶、扬州老鹅、汤泉小镇、黎里民宿;说地,或温州、诸暨、沙家浜、横溪、婺源、爱晚亭等,每每是信手拈来,轻描淡写,笔下的意趣却充满江南气息和生活情调。

江南,是一幅中国风情的山水画,是写不完的散文,问候不完的乡情友情。《江南素描》是诗话与丹青的述说。透过“江南素描”,读者可窥见诗人王慧骐的大爱。从他的文字里,我感到他跳动着的诗心,和对生活无比热爱与信赖的初心。他以文字洞察人性的同时,智慧地保持着一个诗人对“人”的理解、对人文的关怀、对阡陌万物独特的悲悯情怀。他的散文借助于家族亲情、凡夫俗子、书缘偶遇这样一类普通的题材,把自己温情善良的文学气质,提升到一个真纯、诚实的境界。他质朴,笔下没有一句虚话,描绘的每一副面孔、每一个段落,每一次感叹,都浸染着现实的烟火味,一切以真实为本,以真情为是。

王慧骐在江南工作、生活了大半生,他的文心、诗心,沉淀着丰富的色香味趣的画面,须用一种问候来反馈社会。他的问候是他的《江南素描》。素描,是指使用单一色彩,表现明度变化的绘画技巧。素描水平是反映绘画者空间造型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当然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王慧骐的“江南素描”正是把自己在江南大地行走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绘成了一幅幅素描,展现给读者。淡淡的勾勒,在谈天说地之间,将对江南大地之爱、对这里的人民之爱、对这里的物产之爱,化成笔墨丹青,倾泻在这本近二十万字的若干篇幅之中……

王慧骐年轻时便是一位名气颇响的诗人,他把一种诗意、一份情愫,依托在江南的人文之根上,他先后出版过20多本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集,他敏锐地把握到时代发展与现实阅读的特征,因而笔下的《江南素描》大多是篇什短小且精致的,虽为千字文,但它又是精粹凝练、清新隽永的典范,作者在有限的朴素描写中,注入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深沉的人生感悟。

《江南素描》将平实本真、宁静自然的“素描”,展示在熟悉和不熟悉的朋友面前,我以为,它是王慧骐对江南的“永远的诗情问候”,这份问候“浓妆淡抹总相宜”,这一百九十二幅素描作品徐徐展开,它是作者眼中、心底的风情画卷,也是属于万千读者的,它是耐看、耐读、意味深长的“江南好”……

(王慧骐,生于扬州,现在南京生活。中国作协会员,出版有个人著作二十余部。曾任江苏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图书编辑出版中心主任。)

标签:
责编:杜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