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学创作的贴近性
——马永娟《林间物语》悦读体悟
2020-07-15 15:1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蒯天  
1
听新闻

“文脉与国脉相牵,文运与国运相连”,文学创作离不开社会现实。当下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日益退化、失衡的情况下,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带有生态意识,呈现人与自然新的关系,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的生态文学创作日渐活跃。呼吁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融入和回归自然。马永娟的《林间物语》就是其中之一。四十多篇散文十多万字,以诗意的表达,倾诉对自然美无限的眷恋。温润、干净、深邃的文字展现出一幅幅诗意的风景画,以独特的生命体验及审美追求,渗透着对生态文明的领悟。在文学价值之外,较好地关照了现实意义。

一、选题上,贴近时代

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生态文学也是如此。它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人民生态观念的变化息息相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一直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强调天人合一,对自然资源取之有时,用之有度。《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老子》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中“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等观念,都表达了先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与理解。很早就有保护自然的律令。秦汉时期设立的掌管山林川泽、制定政策法令的虞衡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人类环境宣言》到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到党的十九大把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生态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毋庸讳言,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一些地区形成了“经济增长的环境资源代价过大”局面,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势在必行。生态文学创作面对社会发展和当下现实,与时俱进,以关注故乡、国家乃至人类生态问题为己任,心系苍生大地,满载人文情怀,从生态问题中来,到人的灵魂中去,提醒读者时常回头看看来处,不忘出发的初心。马永娟的《林间物语》,以森林、温泉、草地、流萤、虫吟、鸟鸣等生态元素作选题,将即时生活、新兴事物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用心灵的触角、美学的眼睛、哲学的思考,对自然风光进行饱蘸深情的描摹,让读者在一帧帧画面感十足的林地图景悦读中体悟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以特有的审美气质,感染和激励读者的文化自信。既有文学审美价值,也有社会学价值。

二、立意上,贴近生活

生态文明是当下人们“美好生活”的表征,生态旅游正成为人们假期休闲的一种新生活的时尚选择。《林间物语》与当下生活同频共振,“诱导”读者去看,“与森林、野花、草地,温泉、池塘、小溪,蛙鼓、虫吟、鸟鸣,傍晚的霞、黎明的雾、草叶上滚动的露珠,还有灌木丛中疾驰而过的野鸡、野兔、小松鼠来一场浪漫的邂逅,激起生命的颤栗与亢奋”;去洗,“钻到出水口的水柱中,让水流一下一下地冲击着身体,每个细胞似乎都被泉水的亲吻激活了。不一会,额上便沁出了细密的汗珠。缩皱僵硬的关节咔咔地放松开来,皮肤也舒展开来。自由的心绪从指尖流出,堆砌的疲惫从毛孔蒸发,烦恼、压力、不满等等,烟消云散。人变得轻盈水灵,只剩下干净透明的灵魂在水中荡漾。”(《温泉水滑洗凝脂》);去尝,“还有那白煮肉片,一味未加,纯取天然。边上配一碟细盐,你可以蘸,也可以不蘸,鲜香都在那里撩拨你的食欲。特别是最后一道鱼头汤,湖里的青鱼,加入自磨的豆腐,林地的青葱,不受太多调味的干扰,不以乍鲜诱人,清浅的味道,是来者自来,去者自去的淡泊。却能尝出一种意外之鲜,在残肴将尽之时,有无限的挽留之意,一如主人心意之醇俨。”(《舌尖上的低调与奢华》);去喊,“那一片密密的松林,阳光照过来,只在树梢的缝隙漏进些许的光亮,其余的只能在林子边徘徊。褚黄色的松针铺满地上,一朵朵一簇簇乳白色的菌伞散落其间。迎着阳光,有绿色的岚汽缓缓升腾,梦幻一般。这时候,如果忍不住发一声喊,会惊出一只七彩山鸡、野兔,亦或是斑鸠、小松鼠,东逃西窜。这些林地里真正的主人,发现没有什么危险,便又轻松地踱步,安享当家作主的悠闲。”(《森林里的绿色庄园》),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乐观,给读者阅读的快感。读《林间物语》,如同跟着马永娟走进东海西部的温泉、走进青松林,“在那里,你会想起童年,想起故乡,想起爱与被爱,想起或是憧憬许多美好的事情,感受一份日常生活之外的惬意与安静”。

三、取材上,贴近家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整体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老百姓有了切切实实的获得感。欣欣向荣的国运营造了整体上从容、向上、乐观的时代气息,这种时代气息也影响了生态文学创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成为共识。《林间物语》四十多篇散文,全部取材于连云港市东海青松林温泉度假区,大多是读者所熟悉的山水景观、花草树木、小溪蛙鸣、风土人情。你看那槐花,“趁你一不留神,就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葡萄似的花苞。一串串一簇簇蝶样的花瓣推搡着,拥挤着一树的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泄,似浪花堆雪。微风中摇曳出沁人心脾的幽香,铺罩遍野的香气,满目的青葱。那香带着甜味,能撩拨你有记忆的味蕾。槐花饺子,槐花饭,槐花汤,槐花爆蛋,庸常的日子里有了齿颊生香的期盼。”(《在槐树间穿行》);你看那荠菜,“二月二,雨水刚过,惊蛰的雷声还没有在我们的头顶炸响,灰绿叶片镶浅紫边的荠菜眨眼间拱破地皮,攻城掠地,占领了田野的每一个角落。”(《采荠菜》);你看那羊,“小羊低头啃几口草,抬头看一眼母亲,咩咩叫两声,那叫声嫩嫩的,茸茸的,和着远处传来的错杂的鸟鸣,就如这新鲜的节气一样。”(《当风吹过草坡》);你看那草,“连片的薰衣草借助丘陵走势铺排而去,或依坡度而上,或顺势而下,层层叠叠涌动在松树林和橡树林之间的褶皱地上”(《被薰衣草的光芒照亮》);还有“双脚踏进池塘边的草丛,觉得生命像蜻蜓一样稳稳落于枝上,内心涌起一种安宁。”(《斜晖脉脉映池塘》);还有“东海人挖掘自身十分丰富的物产资源,打造品牌,享有水晶之都、温泉之乡的美称”(《森林里的绿色庄园》),这些人们熟知的景物,让人有一种亲切和熟悉的感觉。与青松林的温泉林地、花草树木、飞鸟鸣禽任意一次遇见,都是一次未曾约定的美好,即便初见,亦如重逢。让人觉得不去青松林,就是辜负了自然的美意。

四、情感上,贴近自身

在生态文学写作中,对自然的书写在传统文学基础上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内蕴,成为生态视野中承载着生命、原野、田园、乡愁等话语蕴含的意象,为生态表达提供了诗意想象的广阔空间。那些自然景观更是心灵景观,处处有作者自己生命的参与。森林、泉水、树木、花朵、飞鸟、秋虫……都是有生命的,都在用自己独有的姿态和声音,展示生命之美,给人以启迪。“那一棵安静的柳树,每一根枝条都传递着一种古老而单纯的情思;每一个嫩绿的眼神,都充满着悲悯和慈祥。”(《杨柳依依》)她是在写树,也是在写人、写她自己的生态和心态。就像王维《辛夷坞》中的那些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天地宇宙间自得自足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芙蓉花,难道不是诗人自己的写照?“溪边一棵老槐树,以午休的形式斜躺着,好似站累了。如果你过小溪时候,扶它一下,你就能感受老槐树的孤独”,那一刻她的心里,一定是想起乡间熟悉的一位老人,让她心生怜悯(《晨露中的小野花》);“花大姐小小的身上飘来泥土、草叶、露珠的清爽,还有一股神秘而濒临灭绝的农业气息。它在绿色的林地休憩,不希望被打扰。”(《草丛中飞出一只花大姐》)作者寄寓在这只小虫身上的,除了对弱小生命的关注和礼赞,对濒临灭绝的农业气息的眷恋和忧思,难道没有她自己渴望自由自在地生活、自得其乐地生活、健康乐观充满生命活力地生活的生命追求吗?庄子在《逍遥游》中同样写过蜩与学鸠等小生命,它们“翱翔蓬蒿之间”,认为这也是“飞之至也”。的确,再普通再平凡的生命,它的飞翔也是一种飞翔,它的姿态也是一种姿态。“停驻在这璞玉未雕的真实和自在中,恬淡清朗。生命简单明了,心像这林地一样徐徐吐露芬芳”(《停驻青松林》),形象地揭示了她所认为的个体生命该有的特质、该呈现的姿态:真实自在、恬淡清朗、简单明了。

大地之上,万物有灵。一个人与一棵树,一朵花,一只鸟,一个虫,都是平等的,相亲相爱,方能和谐共生。与其说作者是寻找一种表达,毋宁说是寻找一种自我生存的方式,人类生存的方式。作者寻找培养自己的读者,也在写作中贴近自身,丰富自己,观照他人。

文学应该给人以心灵的塑造,对世道人心有建设性的引导。《林间物语》在选题上贴近时代,立意上贴近生活,取材上贴近家园,情感上贴近自身,大大缩短了作者与读者交流与沟通的距离,对于提高读者的阅读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于有意无意之间,把生态文明的种子播入读者内心,激励读者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自信。(蒯天)

标签: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