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读史】在古战场硝烟中穿越的三对文坛才俊之习凿齿与释道安
2020-05-12 08:46:00  作者:束有春  
1
听新闻

在古战场硝烟中穿越的三对文坛才俊之习凿齿与释道安

习凿齿,字彦威,湖北襄阳人,东晋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晋书》卷八十二《习凿齿列传》记载,习凿齿年少时就“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是远近闻名的才子。

“习凿齿”这个人如果说能够引起现代人感兴趣的话,首先可能是他的姓名。我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上大学读书的时候,才知道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并且对他的名字“凿齿”二字感到很稀奇,总觉得有点神秘感。

在中国古代原始部落中,有“凿齿”这样一种习俗。少年男女到了成人年龄,由长老或巫医将他们的上牙床两侧对称的两颗犬齿牙敲折、凿平或拔除,也称为“折齿”或“打牙”;也有认为,是指将上下牙床中间的门齿牙给折断或锯平。这样做,其作用无非是成人的标志、部落的标志、审美的追求,但更重要的是第四点:便于用中草药药水救命的需要。古人、尤其是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的人们在生病时,主要靠中草药煎熬成汤来灌腹治疗,但有的突发性疾病、怪病出现后,病人倒下了,会出现牙齿咬得很紧现象,根本拨不开嘴,草药药水难以灌入,错过治疗时间,极易造成死亡。为了部落的繁衍和生存,人们终于下定决心,将门齿或侧齿给凿平折断,随时保障药水灌入,这样就可以及时挽救许多生命。久而久之,“凿齿”就成了一种成人礼和生存的必要手段,相沿成习,代代相传。考古发现,6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新石器时代,凿齿习俗就在长江、黄河的中下游地区流行;直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境内的部分仡佬族、高山族地区仍然流行着凿齿习俗。

时至今日,我身边的有些饱学之士在提及到习凿齿这个人时,仍然会想当然地以为,习凿齿这个人可能就是干“凿齿”这个活的。尽管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习凿齿是在公元4世纪的西晋王朝末期出生,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启发我们,习凿齿的祖辈或父辈能够给他起这么个名字,说明习家不是平常的白丁人家,而应是书香簪缨门第。《晋书》称习氏宗族在襄阳地方是“世为乡豪”,是远近闻名的“富盛”大户。不难推测,习凿齿的名字是隐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习氏家族史的信息,他的祖上很有可能就是靠行医起家,并且是擅长“凿齿”这一独门绝活。

话说回来,习凿齿的名字再富有文化内涵,也摆脱不了他人生际遇中,战火硝烟弥漫、封建王朝动荡变迁之困厄。

习凿齿幼年时期,正值“永嘉之乱”后,西晋王室“衣冠南渡”。在王导等人的合力谋划下,司马氏政权的香火血脉在洛阳、长安相继熄灭后,宣告在江左建康(今南京)的土地上得以延嗣,使华夏文化再次获得生机。晋王朝从此分为西晋与东晋,历史宣告进入东晋时期。对于身份一下子变为“东晋人”的习凿齿等华夏子民来说,无异于是在经历一场人生噩梦。

问题严重的是,随着中国原有统一政权变成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的“汉”文化大旗正在被匈奴人、巴氐人高高举起,似乎西戎蛮狄成了华夏“正统”。随着岁月的流逝,对于偏安江南的东晋政权来说,如果不去与北方争华夏“正统”,那就等于承认自己是僭伪政权了!东晋王朝政权的“正统”性已经面临极大威胁与严峻挑战,当时的一些先锐知识分子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习凿齿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习凿齿一生著述颇丰,据《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主要有《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逸名高士传》、《习凿齿集》等四书。惜四书皆早已亡佚,其中《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有清人辑本和今人校补本行世。影响最大的是《汉晋春秋》,采用“春秋笔法”,对东汉(后汉)至西晋近300年历史进行记录评述,对汉晋王朝“正统”问题提出思考,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历史意义。笔者曾著有《习凿齿的汉晋“正统”观》一文,发表在《炎黄文化》杂志2019年第三、第四期上,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

习凿齿编撰《汉晋春秋》,肩负着为东晋王朝“正名”的使命担当,他为国家能够进入周、汉以来的“正统”系列而做历史性梳理与理论性奠基,体现了他作为一代大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在《汉晋春秋》中,习凿齿继陈寿的《三国志》后,再次提出“季汉”历史观,提醒人们,在西汉、东汉后,还有一个“季汉”政权,即刘汉王朝是由西汉、东汉、季汉三个阶段组成。在曹丕于公元220年年底逼汉献帝刘协退位、自己篡位宣布建立“曹魏”政权时,刘备紧接着于公元221年在蜀中就宣称自己是汉家皇帝,国号继续称“汉”,年号“章武”,这就是“季汉”,刘备为昭烈皇帝。习凿齿认为,司马氏建立的晋王朝应该是直接延续了阿斗刘禅交出的“季汉”政权,而不应该是曹魏的篡夺政权,只有与“季汉”政权直接对接,司马氏的晋王朝才算是进入到了华夏“正统”序列。习凿齿坚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是,当时把季汉政权打败的,表面看起来是在曹魏政权名义下,但那时的曹魏政权已经实际上被司马氏家族的力量所控制。

习凿齿由知名文化人而成为官场中人物,与时任荆州刺史桓温的提携有关。按照东汉以来选拔官员的“征辟”制度规定,州、郡、县一级官吏由中央朝廷委派,分别任刺史、太守、县令,地方僚佐则由刺史、太守、县令从当地辟除任命。经江夏相袁乔多次在桓温面前举荐,桓温以荆州刺史身份征辟习凿齿为“从事”,位列诸参佐之首。桓温北伐时,习凿齿也随从参与机要,是桓温的高级参谋,后来又任西曹主簿。桓温对习凿齿是“亲遇隆密”,后又提升其为治中和别驾。正当仕途较为顺利时,习凿齿在桓温有企图纂逆晋王朝政权问题上,采取不配合态度,结果得罪了桓温,旋降为户曹参军,后来又发配到外地,任荥阳太守。正是在此期间,他最终完成了《汉晋春秋》的编撰,从“正统”王朝史学观角度,对桓温的“觊觎非望”行为再次予以“裁正”。

习凿齿因为有脚病,加之在荥阳任职期满,世道动荡,战争硝烟不断,“遂废于里巷”,回老家襄阳过起了隐居生活。在这期间,他重游襄阳汉晋故迹,搜集民间乡土资料,又编纂了《襄阳耆旧记》,该书成为今人研究襄阳古代汉族人文的重要历史文献。晋废帝太和五年(370年),习凿齿曾游览隆中,写下了《诸葛武侯宅铭》等文章。

东晋时期,在襄阳这个地方,大家公认的著名文化名人有两个,除习凿齿外,还有一个就是对佛教道义研究造诣很深的著名高僧释道安。

释道安是常山扶柳人(今河北冀州),原姓卫氏,7岁开始学习《诗》《书》《易》《礼》《春秋》等儒家书籍,记忆力超强,书读两遍就能背诵。12岁出家为僧,学习印度佛理。45岁开始,他带着弟子,在北方战争烽烟的空隙,一路南下,传道护法,53岁时到达襄阳立脚,开始系统钻研注解佛典,注释《般若道行》《密迹》《安般》等经书22卷。他注重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解释佛教文化,达到融通互渗,互为彰显,文理会通,使经书的内容更加明白、准确,便于大众接受。他又编纂经书总集名目,标明传经人的情况,排列年代时序,结集为《经录》一书,使众经有依有据。《经录》一出,各地学道者纷纷前来拜师学习,释道安成了东晋时期的著名佛教学者和佛教领袖。

释道安能够在荆楚大地上生活,在佛教界立足站稳并潜心研习,与习凿齿的推崇关心有很大关系。在释道安大法师率领僧众一路化缘颠簸、传经布道,即将到达襄阳界时,对佛学也怀有崇仰和深研的习凿齿就派人先行致书通好。在书信中,称赞释道安大法师是品德高尚,操行正直,既慈悲天下,又严格戒法,称僧侣和百姓都得到了法师的荫护。习凿齿认为,自佛教传来我国四百余年,虽有很多信奉者,但像法师这样任当洪范、化洽幽深、得到众多僧人思慕的大师还是不多见。如果法师能够来襄阳弘法传教,那就是降甘露于丰草,植檀香于江边,如来之教,复崇于今日,率波溢漾,重荡于一代啊!其对释道安赞美期盼之情,渗透纸背。待释道安来到襄阳后,习凿齿很快就前去拜访他。

释道安为人,俊逸洒脱,善辩而有高才。据梁元帝萧绎《金楼子》卷五《捷对篇》记载,习凿齿初次与释道安见面时,恰好寺庙到了僧人们用午饭时间。见到习凿齿来了,“众皆舍钵敛衽,唯道安食不辍,不之礼也”。众僧皆起立迎候,唯独释道安只顾埋头吃饭,不起来施礼。

习凿齿有点生气了,厉声说到:“四海习凿齿,故故来看尔。”释道安立即放下饭碗回答:“弥天释道安,无暇得相看。”一个自称“四海”人,一个自称“弥天”僧,两人相见如故,禅理妙语如珠,这在当时被传为绝妙对句,被人们广为传诵。

释道安前后在襄阳安心生活、弘道传法达15年,这与习凿齿尽地主之谊,对其日常起居悉心安排、多方翼护有很大关系,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释道安的主要佛学成果也是在江南这片土地上取得的,而习凿齿的佛学休养也得到了耳濡目染。

晋孝武帝太元三年(378年)二月,前秦王苻坚素闻释道安、习凿齿的盛名,命其长子、尚书令苻丕统领十万大军在进攻襄阳时,无论如何,要找到这两位文化名人,把他们带到朝廷来,苻坚甚至希望释道安和习凿齿能够当他的辅佐大臣。第二年二月,由于被人出卖,前秦军队在襄阳终于俘获到了释道安和习凿齿。苻坚听说后,十分开心,立即命令用上好的车舆,由军队护卫,将他们护送到长安。

据《晋书•习凿齿列传》记载,苻坚“既见,与语,大悦之,赐遗甚厚。”可见苻坚是真心对待习凿齿和释道安这两位文化名人,其开心的程度犹如追星族一般。

苻坚可能之前并不知道习凿齿有一只脚有毛病,见面后,“又以其蹇疾,与诸镇书曰:‘昔晋氏平吴,利在二陆(注:即上文的陆机、陆云兄弟);今破汉南,获士裁一人有半耳。’”关于这段记载,《高僧传•释道安传》是这样的:“(苻)坚谓仆射权翼曰:‘朕以十万之师取襄阳,唯得一人半。’翼曰:‘谁耶?’坚曰:‘安公一人,习凿齿半人也。’”苻坚的意思是说,他发动十万兵力去攻打襄阳,如此重大战役才获得了一个半人才,心中难免有点遗憾。“公安”是地名,当时隶属襄阳,“一人”就是指释道安;那半个人,指的就是习凿齿。苻坚的话一方面体现了他虽身处战争时期,但对文化人才是渴望、重视、赏识、爱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幽默。苻坚称习凿齿为“半人”,并非指习凿齿的才华不如释道安,而是戏谑习凿齿瘸着一条腿走路的样子。

习凿齿由于脚病和年老体衰的原因,也因祸得福,“俄以疾归襄阳”,很快又被苻坚派人将他送回老家襄阳。

习凿齿在重回故土后,襄州、邓州土地又出现“反正”,重新回归到东晋王朝版图管辖,习凿齿又由前秦国人回归到了晋朝人。东晋朝廷准备征召他到京师建康“典国史”,但终因脚病未能成行。不久便病逝,享年66岁。临终前,习凿齿还是念念不忘,再次向朝廷上疏,阐述他的“汉晋”正统观。

再说释道安被作为人才战利品护送到长安后,被苻坚召见后,很快与习凿齿分开,被安排在了五重寺传教,当时那里有僧众数千人。作为受过南方丰厚文化土壤滋养过的他,在重新回到北方后,佛法参悟更加精进,始终坚持在战争的硝烟岁月中弘扬佛法,祈祷苍生平安。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圆寂,享年72岁。

有道是:

弥天布道下襄阳,

四海慕贤长安望。

河山破碎寻正统,

生灵涂碳梵音响。

六合归一人间事,

佛法无边心中藏。

命运难持类转蓬,

中原何曾远南方。


作者束有春,文学硕士,研究员。长期从事我国文化史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先后发表有关古代文学、历史文化、文化遗产、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百余篇;出版《感知风骚时代》《传统与现代》《理学古文史》《江苏戏曲文物研究》等学术著作多种。现为《炎黄文化》杂志副主编。

标签:习凿齿;襄阳;硝烟
责编: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