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312国道龙华立交至张店枢纽段扩建工程组织召开主线工程交工验收会,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项目龙华至张店段主线工程全面建成,并将于6月30日通车。
312国道龙华立交至张店枢纽段,也就是南京人比较熟知的宁合高速龙华至张店段,沟通了南京五桥与长江三桥。其中,江心洲长江大桥至龙华立交段已于去年年底通车,成为绕城快速环线的一部分。如今工程的全面建成,标志着南京快速路网西北方向又添一条放射线。
更高效,带动南京新型城镇化进程
312国道扩建工程指挥部负责人王强介绍,312国道扩建工程东起自龙华立交西侧,利用老路线位向西穿过珠江镇,止于张店枢纽东侧,顺接沪陕高速、沪蓉高速,路线全长6.92公里,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
项目建设,不仅可以释放近270亩桥下空间土地资源,而且还将进一步促进浦口城区南北的有机联系,大大优化江北地区的路网结构,宁合高速不再象一堵“墙”横亘在浦口区中心区域。项目完全建成后,浦口区中心城区居民上高速时间可以节省约15分钟。
扩建后,宁合运输通道和南京“环射型”路网体系也进一步完善,可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提升宁合运输通道服务能力,增强国家沿江运输大通道服务水平;完善南京“环射型”路网体系,加快区域新型城镇化进程,服务江北地区发展。
更环保,老路拆除材料“零废弃”
按照312国道扩建工程建设方案,项目起点至五里桥互通段老路需全部挖除、五里桥互通至终点段老路路面结构层需局部挖除,老路拆除累计产生约11.5万方固体旧料。
王强说,目前建筑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是一个公认难题。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切实贯彻落实“生态环保”理念,早在立项阶段,就对此进行了全面设计,更进一步要求老路挖除固体旧料在项目建设中的“零废弃”利用。
在绿色循环利用基地现场,王强表示,根据材质不同,工程废料可以分成四个大类,分别是沥青类、二灰碎石类、混凝土类和圬工类(比如浆砌挡墙),需要根据现场不同结构层进行分类回收、存放和加工。“比如路面的沥青,又可以分为表层沥青和中下层沥青,它们包裹的碎石子并不相同,前者是玄武岩,后者是石灰岩,就需要分开来处理”。王强举例说,原先混凝土板块路面和老桥梁混凝土拆除料,通过二次破碎筛分,可以再生出低标号水泥混凝土,循环利用至桥下空间硬化、施工便道的面层填筑,成为新路的一部分;而加工产生碎屑粉尘,也可以重新制成道板砖块。
更经济,江苏首个绿色循环基地
拆除材料重新利用能够产生多少的价值?王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拆除的混凝土废料,运走需要花费30元每立方,弃到土场填埋需要25元每立方,如果运走填埋整个工程单此一项需要花费630万元;而目前市场上的玄武岩、石灰岩的新料价格分别为775元/m3和350元/m3,而将拆除的混凝土块破碎加工制成再生水泥混凝土,即使扣除挖除和筛分及加工中的损耗,回收率按70%计算也可以产生8万多立方新料,去除旧料再生铣刨、破碎、运输每吨70元的成本,购买新料上可以节省1600多万元。两项一合,去除每年400万设备折旧,整个工程约可节约1450多万元。
此外还有环境效益,南京的建筑石料都是从安徽、江西、湖北的山里开采的,开采石料不仅对环境造成破环,石料的长途运输也会造成很高的能耗。同时循环基地里制作的其它材料,还可以供给其它工程使用。
据了解,随工程同步建设的绿色循环基地是目前南京市占地面积最大、配套最全、产品最丰富的循环利用基地,也是全省首创。在工程结束后,这个基地还将继续存在,每年可生产各类型循环利用材料约80余万吨,1000万的直接利润。此外,根据世界气候组织中国项目“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的测算成果,100万吨级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厂可减碳33万吨,该基地每年实现碳减排26万吨,有力助推南京的绿色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梅剑飞 图/邵丹 通讯员 孙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