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行政争议纾解工程渐入佳境
2021-09-27 21:2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郝宝杰 李猛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淮安市司法局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搭建起庞大的基层工作网络,集聚好基层的调解资源,避免了司法行政资源的重复占用,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日前,淮安市委主要领导在市行政争议纾解分中心调研后,对该市实施行政争议纾解工程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

  从今年3月起,淮安市司法局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实施行政争议纾解工程,通过运用化解、调解、和解、协调等纾解手段,创新探索行政争议纾解路径,实现行政争议案结、事了、人和。

专职加兼职,配强“一支队伍”

  纾解行政争议,人才是第一要素。经过广泛深入调研,淮安目前已在市级层面建成60人的专家库,通过选聘专职人员,实战化运作市行政争议纾解中心和分中心。

  在县区层面,推行“一案一专班”做法,由县区司法局分管局长牵头,组织纾解工作专班,具体承担行政争议纾解工作。在镇街层面,组建纾解员与网格法律顾问“1+1”工作队伍,精准开展纾解工作。市、县、镇三级已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分析显示,行政争议案件大多发生在基层,通过‘专职+兼职’‘以老带新’等方式,可以快速壮大基层行政争议纾解工作力量。”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司法局党组成员胡海洋表示,力量增强,效果立竿见影,今年全市行政诉讼案件数量、行政败诉案件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双下降”。

线上连线下,打通“一个平台”

  纾解行政争议,平台载体是抓手。鉴于此,市司法局借助“无讼淮安”线上平台,研发行政争议纾解模块,使其兼具纾解申请、分流指派、视频指导、数据统计、分析预警等功能,行政争议的受理、咨询、调解、督促协议履行等事项均可线上操作。

  线上有新招,线下广覆盖。目前,该市已建成覆盖市、县、镇的118个行政纾解实体机构,1个行政纾解中心、2个分中心、8个县区工作联系点、16个市直部门工作站站点和91个司法所接待窗口高效运行,纾解力量已通达基层“神经末梢”。

  “线上线下平台打通,使行政争议信息汇集效率得到持续提升,纾解工作效能也得到显著提高。”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处长焦维宁深有感触地说。

治标更治本,创设“一套机制”

  创新求突破,机制管长效。为确保行政争议纾解工程落地、落实,市司法局联合市法院、市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共同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实施办法》等文件,建立了行政争议信息案前分流、案中纾解、案后回访以及法官联动参与等工作制度。

  在此基础上,市司法局还建立了行政争议法律援助制度,扩大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法律援助适用范围。其所构建的行政争议纾解社会评议机制、典型案例发布制度,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倒逼制度完善打开了新窗口。

  “既对上级工作要求系统思考,也对基层实际需求深入调研,通过形成一套能够自我完善升级的具体工作机制,使行政争议纾解工程在治标的同时,达到源头治本目的,我们的创新才有价值。”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蒋东明说。

  数据显示,行政争议纾解工程实施6个多月来,全市共受理适合纾解的行政争议133件,纾解成功132件,纾解成功率达99.25%,维护合法权益金额2718万元。行政争议纾解工程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实践中,已成为收集行政争议的感应器、化解行政争议的缓冲器、助推依法行政的稳定器。

  (郝宝杰 李猛)

标签:纾解;争议;司法局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