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产凸透镜】江苏省扬州中学——百廿征程传薪火,文化强基谱新篇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22-10-14 10:57:00  作者:薛义荣 孙国强  
1
听新闻

  江苏省扬州中学

  百廿征程传薪火,文化强基谱新篇

  江南,文章灿烂;扬州,人杰地灵。在运河滋养的这片水韵灵秀之地,全国普通高中教育的明珠——江苏省扬州中学迎来了她百廿华诞。

  自1902年仪董学堂创立以来,扬州中学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学校始终坚持“突出树人宗旨,努力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正直向上,热于求知”的校风、“进德修业,教书育人”的教风和“慎思明辨,格物致知”的学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校友中,走出了51位院士,有“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征镒、吴良镛等,还有大批专家、学者及各行各业高素质的劳动者。进入新时代,扬州中学遵循育人规律,以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矢志改革创新,学校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成为江苏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立项学校,书写了立德树人的“江苏省扬州中学答卷”,实现了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和高品质发展。

扬州中学标志性建筑——树人堂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育英才

  1902年,轰轰烈烈的清末新政投射到江南,两淮盐运使程仪洛将旧式安定书院和梅花书院的经费拨出一半,兴办新式中学——仪董学堂。此后学校历经两淮中学堂、淮扬合一中学、江苏省立第八中学、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与八中同时创办)、江苏省立扬州中学等,直至江苏省扬州中学。

  120年栉风沐雨,扬州中学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一串串不平凡的足迹:学堂初开,中西并重,引领江淮风气;上世纪二十年代八中校长李更生厚植爱国思想,师生“竖起脊梁担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学校发展至鼎盛时期,赢得了“北南开,南扬中”的美誉;抗战时期,周厚枢校长在四川合川办学,致力培养“民族复兴的种子”,当时的国立二中几成中学界的“西南联大”。扬州中学也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扬州地区最早的党组织就建在这里,涌现出江上青、曹起溍等一批杰出的革命先辈。

  120年春华秋实,在一代代名师的精心培育下,扬州中学人才辈出,新生代校友接过接力棒,在新的跑道上不断创造新的纪录。尤政,1981届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长期从事微米纳米技术研究,从“清华一号”到“纳星一号”,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中国微小卫星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沈波,1981届校友,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教授,从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后出站后,放弃国外高薪毅然回国,深耕半导体三十年,用中国“芯”守望中国制造;朱继宏,1999届校友,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飞行器相关技术研究,我国首次火星探测项目天问一号技术审查专家,志在蓝天,服务大国重器;胡渊鸣,2013届校友,中学时代就在信息学奥赛中获得多块金牌,主导开发了名为“太极”的开源编程语言,仅用99行代码就实现了传统方法需要千百行代码的CG动画制作。薪火相传,各个时代扬州中学学子中从来不乏弄潮儿、领军者。

  “浩浩乎长江之涛,蜀岗之云,佳气蔚八中。人格健全,学术健全,相期自治与自动。欲求身手试豪雄,体育须兼重。人才教育今发煌,努力我八中。”八中为扬州中学前身,时代演进,世事更迭,然而校友朱自清先生创作的这首校歌至今仍在扬州中学校园回荡,学校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初心从未改变。

  “一直以来,我们都注重夯实思想道德建设,追求育人价值。”扬州中学校长薛义荣深知百年树人以德为先的道理。为此,扬州中学高擎立德树人旗帜,依托百年深厚积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生为中心,以省级规划课题“由自治自动走向人格健全的研究”、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基于‘五育融合’的普通高中心育体系构建”和德育主题活动为抓手,坚持培根铸魂、价值引领、实践育人,将德育内化为学生自身成长的动力。

  进入新时代,扬州中学提出了“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办学主张,在高品质示范高中创建工作中,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和行为自律、学习自主、活动自治、评价自省的“四自”德育模式,形成文化认同、习惯养成、生涯规划、活动激励、评价促进“五位一体”的德育体系,促进学生人格健全。以积极心理中心和生涯规划中心为主体,建设“人格健全 自治自动”学生发展中心,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增强生涯规划意识,提高生涯规划能力。100多个社团,10多个特色项目,勾勒出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全景,其中两年一次的慈善义演被评为扬州市德育精品项目。学生“三观”端正,素质优秀,涌现出一批“全国最美中学生”“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江苏省美德少年”“扬州好人”等。校团委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德育案例《社团大放异彩,校园生机蓬勃》被评为首批江苏省中小学“一校一案”典型案例。“同心育人添活力,团委建设显成效”项目被评为江苏省中小学校统战与群团工作优秀项目。

西藏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教师来扬中参观交流

  教学相长,特色办学结硕果

  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扬州中学坚持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课程设置等方面全面体现“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办学特色,使“教与学”不再局限于单向的传道与解惑,而是树与树的互相摇动,云与云的彼此推动,为学生整体生命发展提供充足营养。

  ——办学规模适中,教师队伍优秀。校园面积10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现有54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2600多人,教职工266名,专任教师234名,在职正高级教师11人,省特级教师9人,市级教学骨干60多人,形成了一支进德修业、教书育人、学养深厚、教导有方的教师队伍。

  ——办学特色鲜明,课程体系完善。结合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背景,依据“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办学主张,构建了规定性、拓展性和自主性三类统整课程体系。其中,拓展性课程包括竞赛类、素养类两大类,竞赛课程自成体系,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奥赛内容。素养类课程60多个模块,700多个专题,促进学生学术健全。该课程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是江苏省首批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体育、美育、劳动课程集中体现五育融通的理念,自成体系,富有创新性。体育课程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体,课外体育活动为辅助,学生体育社团为拓展,选修专项为特长,各项竞赛为展示,五维一体,科学构建;美育课程以艺术鉴赏、实践创作、文化拓展设计课程层级,以美育人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劳动课程把劳动实践与校本特色结合起来,特别是烹饪课程,每个学生在高一高二每学期学做两道菜,外聘专业老师指导,此课程促进了扬州美食文化的传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突出学生主体,深耕教学改革。统整课程的四个配套物态教学空间立项为江苏省课程基地与发展创新项目:基于“与经典对话、与社会对话、与技术对话”三个对话的语文学科基地,2012年立项,2015年被评为优秀省级课程基地;自治自动——高中数学学科发展创新中心,2019年立项,2021年以优秀等级结项;基于“自治自动”育人传统的实验课程基地,2019年立项,2022年即将验收;自治·共享劳动教育课程基地,2020年立项,正在建设。2022年“自治自动”物理发展创新中心、基于“五育融合”的普通高中心育体系构建项目又跻身省级内涵建设项目。扬州中学是江苏省 “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大力倡导“导师制”“免修制”“合作制”“小先生制”,积累了可贵经验。以学生为中心,全面采用校本化的“自治自动学习手册”,引导学生“自治自动·共研共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科研强校,以科研促发展。江苏省扬州中学有浓厚的科研氛围和良好的跨学科协作传统,实施“自治自动·共研共享”的教研战略,连续5年联合全国名校进行教学范式探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多项省级以上课题支撑学校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薛义荣校长领衔的“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统整课程研究”被立项为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课题并顺利结项。《扬州中学校史资料长编》是全国中学界首家独立编辑校史最全的一部大型丛书,获江苏省首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论文评比中成绩亮眼,近10年来,有百人获省级及以上表彰,有35人在国家级教学比赛中获奖,有69人在省级教学比赛中获奖。

  一系列教学品质革新,引导扬中学生跃上更高的发展平台。2017—2021年,学生在全国高中奥林匹克竞赛中共获得7金15银4铜的好成绩,实现了5大学科全覆盖。有80人次获得江苏赛区一等奖,600人次获得江苏赛区二等奖(江苏省一等奖)。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1人获得省长奖,20人获得江苏省一等奖。有40多人在全国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艺术、体育比赛成绩同样突出。

学生在进行机器人社团活动

  日新日进,逐梦时代勇担当

  与时俱进是扬州中学始终如一的姿态,信息素养是当代学子必备的素质。江苏省扬州中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教学品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探索“互联网+教育”的新思路,创新教育的组织模式、服务模式、教学模式等,进而构建数字时代的新型智慧教育生态体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学校着眼新的“未来校园”生活,建设与未来“高品质高中”管理要素相匹配的、多用户、集成式的智能管理综合平台,将课程与学业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专业成长记录与评价、会务管理、后勤保障服务等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形成高品质校园生活保障系统。

  在班级教学层面,打造以交互大屏为中心的智慧教学生态硬件环境、以课堂教学白板软件环境为中心的智慧教学生态软件环境以及借助数字集控系统打造智慧教学生态的管理环境。自主开发的“网上备课系统”实现了校内外资源分享与线上集体备课。教师使用选修课平台在线开发网络课程,学生进行线上选课与学习,教师进行线上辅导与评价。综合运用学科教学工具、网络空间开展智慧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流程,构建数字化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方式。学生发展中心引进目前最先进的学生发展智能设备与云平台,打造具有创新性和引领性的校园活动阵地。新建了计算机实验室、信息技术奥赛孵化基地、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基地,建构学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的途径和机制。

  经过多年迭代建设,学校形成了以智慧教学、智慧教务、智慧办公管理、智慧后勤为主干的智慧校园构架体系,被评为“全国首批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全省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江苏省E学习示范校”。扬州中学以智慧校园为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数字时代新型智慧教育生态体系,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劳动课程上每个学生学会烹制8道维扬菜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所在。校长薛义荣表示,要确立“让学生因为遇到我而感到幸福”的教师观,老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养,“厚枢学校”就是一个建设德业双馨、共研共享教师队伍的重要发展平台。

  学校拥有10个省、市名师工作室,依托乡村校长名师工作室、中小学学科名师工作室、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等,引领区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带动区域教师共研共进。通过承办扬州教育讲堂、高端培训,以及邀请省内外兄弟学校共同开展大型教学展示活动等形式,促进教师与省内外同仁之间的交流学习。语文、物理、历史三个科目 (其中语文和物理连续两年)中标省级高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参与“牵手乡村教育行动”,经常开展与乡村结对学校的交流活动,在理念、管理、教学等领域加强校际交流合作,助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师积极行动,开设多样化线上课程、在省市级平台录课,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投身援藏教育、专注新疆支教、热心公益讲学、设立“扬州中学拉萨苏中奖助学基金”,这些均展现了新时代扬中教师的情怀和担当。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江苏省扬州中学的标志性建筑树人堂已有92年的历史,它见证了学校走过的风雨历程,见证了一代代学子拼搏自信的身影与成长收获的喜悦。百廿扬中,厚重深沉;青春扬中,生机勃发。学校将始终遵守“突出树人宗旨,努力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更有温度和高度、更具智慧与激情的高品质教育,培养“志向高远、素养全面、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优秀学子,让每一个生命熠熠闪光,让每一个梦想璀璨绽放!

  撰稿 薛义荣 孙国强

  本版统筹 张艾情 徐宁

标签:扬州;江苏省;中学
责编:dai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