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我们左手边的就是草莓苗,它是通过选种、大棚恒温育种、筛选种苗然后栽培种植的……”日前,工作人员正在无锡宜兴徐舍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草莓大棚中为冬令营的小朋友们讲解草莓的种植过程,这是徐舍镇当地打造的“农旅+教育”研学基地中常见的体验式实践教育。
近年来,宜兴市徐舍镇依托优越的农业资源,形成玫瑰、白芹、菌菇、水蜜桃、草莓等十多种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农文旅发展模式更是深度融合,“农旅+教育”研学新地标不断更新。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宜兴市徐舍镇纪委一直致力于推动党委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战略,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着力打通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中梗阻”,以监督促环境优化,以作风促产业兴旺,以服务促发展动能,努力壮大农业产业新业态。
一是强化靶向施策,上紧小微权力“紧箍咒”。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以村务公开为切入口,紧盯村级财务、资产、资源管理,尤其对涉农工程管理领域,厘清权力清单,层层压实责任,查找并堵塞村级权力运行过程中的漏洞,丰富监管措施,通过户户通、村务公众号公开“晒”出来,引导群众参与监督,营造乡村产业投资、创业良好环境。
二是创新监督执纪,点燃产业动能“助推器”。不定期走访行政审批窗口,开展“体验式”督查,整治窗口作风,力促简化立项、审批流程,对农业产业建设快批快办,进行“下沉式”执纪监督,深入涉农工程项目建设现场,重点聚焦资金补助、项目管理验收、相关问题线索快查快办,对村干部及时约谈,倒逼转变作风,助力特色产业项目快速落地见效。
三是积极协调优化,架设服务群众“连心桥”。实地走访面对面零距离服务,了解农户特色农产品种植、销售等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反馈相关部门,跟踪督办,确保技术、设备、销售模式能“因村制宜”,保证服务实效,利用镇指挥中心网络平台部门联合实现信息共享,主动牵头成立助农小组,推动镇内闲置农业资源再开发、再盈利,化解群众心头难事,切实提升服务满意度。
(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