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茶叶的湿度、形状,用什么手势、锅的温度……决定了茶最后的品质”,谷雨时节,苏州人有喝谷雨茶的习俗。4月19日,姑苏区沧浪街道西美社区邀请炒茶手艺传承人丁淑婷进行现场教学,和辖区的退役军人、党员、居民一起制作谷雨茶,传承“舌尖上的民俗”。
丁淑婷是一位90后炒茶手艺传承人,从小跟着父母学习炒茶技术。她借助本次活动的机会,让居民们近距离体验制茶的过程,进一步弘扬传统茶文化。“炒茶时锅中温度大约在200摄氏度,初学时稍不注意就会被烫伤,大家要注意。”丁老师边炒茶边说。活动现场,丁老师先给居民们展示今天所要用的青头,然后向大家讲解炒茶时的要领,“炒之前我们要先热锅,让锅受热均匀”,“杀青、揉捻、搓团、风干,这是炒茶的几道工序”……丁淑婷一边示范一边与居民们分享了历史悠久的谷雨茶文化。丁老师回忆,小时候每逢谷雨时节都会和家人一起制作谷雨茶、一起进行“走谷雨”。现场,居民们一边津津有味地听着丁老师讲述,一边认真地跟着老师学动作。
炒茶是个技术和体力活,翻炒的速度要快,让茶叶受热均匀,以防炒焦。居民寿素梅挽起袖子,两手向下发力揉搓,在丁老师的辅助下,将茶叶揉细。“古人说谷雨这天喝茶有清火、辟邪等作用。”居民们边说边尝试在高温铁锅里进行翻炒,细嫩的茶叶在翻腾中渐渐变色,烟气顺着锅沿蒸腾而起,浓郁的茶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等到茶叶炒好出锅,丁老师邀请辖区居民、垃圾分类志愿者一同品茶。“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丁老师边为居民们沏茶边向大家讲解传统茶文化。
本次活动以茶为媒介,让辖区居民感受传统茶文化的魅力。大家围坐在一起,喝一杯节气茶,聊一聊生活中的趣事。“如今随着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制茶工艺技术设施不断创新改进,既有传统的碧螺春、炒青,也有年轻人喜欢的花茶、果茶等网红茶。但不论哪种口味,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丁淑婷边泡着茶边说道。
何贞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