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蜕变 乡村容貌焕新颜
2022-08-11 20:4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蔡天颖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近年来,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河西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抓手,聚焦“美丽塑形、服务做实、文化铸魂”三个关键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切实提升乡村“形、实、魂”,倾力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美丽塑“形”靓“面子”

  乡村美不美,关键看支委。借着“乡村振兴”这股东风,河西社区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为契机,组织“两委”干部及党员志愿者开展“植树造绿”“篱笆小景”等志愿活动,通过党员示范带动群众积极参与,营造良好氛围;同时鼓励群众在自家庭院种植瓜果蔬菜,形成“美丽庭院”微景观,打造百余户美丽乡村示范户,以“一处美”带动“全村美”。

  除此之外,河西社区还整合改厕和排污项目,重点对辖区982户居民厕所进行集中整治和改造,旱厕逐步被取代,污水不再横流;针对村里乱堆放、乱搭建等103处“乱”象进行集中整治和清理;社区老党员啄木鸟志愿服务队广泛走访,对保洁缺位、人居整治、项目工程质量等民生问题立即督促整改,不断改变村庄旧面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使河西社区实现美丽蜕变,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随着一系列整治活动的开展和诸多民生项目的落地,河西社区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的“颜值”越来越高了,村民的获得感也越来越强了。

服务做“实”厚“底子”

  近年来,河西社区通过紧密联系党员、联系村民、联系企业,深化“连心桥”党建品牌,陆续打造了一个文化活动中心、一个具有现代化的市民休闲广场、一家AA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两个灯光塑胶篮球场及好家风步道,全方位、多角度满足居民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

  其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服务工作展开前,河西社区深入调查摸底,在详实掌握辖区老年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按老年人年龄结构、身体状况、居住情况、经济情况、养老需求等情况进行分类建档,确定以开展生活照料、日间托管、医疗康复护理、餐饮服务、文化娱乐、精神心理抚慰、保健卫生、家政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促进居家养老工作有序运作;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除高标准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社区全覆盖之外,社区还依托“小江家护”平台,将社区现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提档升级”,为“走出来的”老年人服务的同时,向“在家的”老年人拓展,提供形式多样的上门服务,如医养结合、生活照料等服务,真正实现“居家养老”。同时,下半年以来,河西社区依托党建阵地资源,强化功能建设,全面启用“宁小蜂驿站”,专为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和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停车管理员等广大户外工作者打造集学习、休息、服务、问需、宣传为一体的“爱心驿站”;不断完善数字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互联网+”新模式深入融合社区各项事务,织就基层管理“人防”“技防”两张网,实现让数据多跑腿,村民少跑路,综合提升社区服务效能。

文化铸“魂”强“里子”

  为破除陈规陋习,河西社区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并将“禁止铺张浪费”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狠刹奢靡之风,营造文明乡风;同时广泛开展“先进党员”“最美志愿者”“好家风”等评选活动,通过评选先进典型推动移风易俗,涵育文明新风。除此之外,社区还充分发挥社区多个阵地作用,利用“端午”等重要节庆日,积极开展“党史知识我来答”等各类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浓厚文明氛围;围绕“和希韶韶会”板凳议事、“连心驿站”和“书记接待日”等,社区还开展系列社区协商议事活动,构建党群、乡贤共管共建共治格局,不断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提升乡村“软实力”。

  从最开始的“比排场”“比阔气”到现在的“比文明”“比家风”“比实践”,河西社区一项项接地气的举措“吹散”了陈规旧习、“筑牢”了精神粮仓、营造了文明氛围,不仅为群众减负、为幸福“加码”,还为乡村振兴赋能铸魂。

  作为河西社区80后的支部书记汪传平,同时也是一位退役军人,在以他为领头羊的党组织努力下,社区着力通过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开启美丽乡村新征程,修村道、整环境、建广场、兴文化,“我们年轻一代,青春只有一次。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只有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人民,才能擦亮百姓幸福底色!”

  (蔡天颖)

标签:社区;河西;乡村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