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八十年代书家精英探寻展(30)陈德才
2021-12-05 20:40: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孙个秦  
1
听新闻


意与古会,钟鼎栖心

——浅谈陈德才的静美书风

□ 孙个秦

  书法发展到当代,展览已经成为主要的交流形式。在这一重要性的变革下,书法作者们越来越重视展厅效果,越来越注重视觉形式,书法创作和书法审美呈现出由传统的“读”文本发展为“看”图式的明显趋势。毋庸置疑,空间意识的明晰和强化是当代书法人对书法发展做出的新贡献。然而,“一法立,一弊生”,由于对空间意识的理解和显现手段的差异,由于空间构建水平的参差不齐,更由于文化支撑的乏力,“看”图式和“读”文本没能实现令人满意的融合。相反,又由于对西方视觉美学生吞活剥式的吸收,致使对书法空间的认知和实践与之纠缠不清。

寄全椒山中道士

  如果用通俗的语言来揭示当代书法创作的弊端,那就是——热闹。许多书法作者为了快速强化其作品的视觉形式和展厅效果,于各种手段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从而沦为快餐式的文化制作,恰恰暴露出其作品内涵的苍白,“不耐品”已经成为许多书法作品的通病。物极必反,看多了这些热热闹闹的作品,人们忽然明白了“大道至简”的重要性,意识到“静为躁君”终极意义。静,不是动的对立面,而是医治因浮躁而带来的喧嚣的良方。

白居易《问刘十九》

  看到陈德才的书法作品,我感觉是一泓清水、一阵清风。他以一种温和的书写方式,在热闹的展厅独自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可以再次领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静美!

陶渊明《饮酒·其五》

  依心入静,陈德才的静美书风顺应了内心的需要。若论气质,德才无疑是内敛型的,他为人谦和低调,温恭自虚,沉静细腻,心境平和。我常常推究书法人塑造书法风格的途径,粗而言之,大概有向内求和向外求两类。所谓向外求,即无论古今中外,无论哪一种艺术门类,自己感兴趣的都要学习都要吸收;所谓向内求,即反观内心,力求认清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适合什么、自己能做什么,根据自己内心的需要,决定塑造书法风格的原料、方式方法、进度和火候。当然,这两种途径完全可以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并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只不过是主导趋势不同而已。向外求的弊端在于容易随波逐流,迷失自我;向内求则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向外求的基础上,否则沉溺于自我,积之不厚,难以远行。我想,德才应该是在有意无意之间,选择与自我相适应的传统书法经典反复研习,遵循内心,取古之静,以古之静润泽和塑造我之静。

松风帘月联

  以静入古,陈德才的静美书风是对古奥文字的内省式观照。静美不择书体,篆隶真行草皆可,德才则对古奥的钟鼎铭文即金文情有独钟。古人“镂金”,欲久存以纪念,必以静穆来显示郑重,因此,凝重、内敛和装饰性当为其主流。具体的制造过程主要是先用笔墨书写再浇铸,成型的金文既保留了书写的自然节奏,又有浇铸所造成的端庄厚重的气象和雍容圆润的美感。从章法或者说从空间的角度来探寻金文的美,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早有妙论:“铜器的款识……形体简约,而布白巧妙奇绝,令人玩味不尽,愈深入地去领略,愈觉幽深无际,把握不住,绝不是几何学、数学的理智所能规划出来的……中国古代商周铜器铭文所表现章法的美,令人相信传说仓颉四目窥见了宇宙的神奇,获得自然界最深妙的形式的秘密。”德才是书法科班出身,若想把书法搞得热闹些,自是不难,但是基于钟鼎文字和他的内心形成的共鸣,他不愿这么做,他更喜欢金文独特的韵律美。他深深明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牢牢把握“中锋”用笔的大纲,以简御繁,以一驭万,故而他的金文点画宁静、深刻、凝练、婉润,这是深合于古的笔法。同时,德才还取法为数稀少的甲骨文、金文墨迹遗存,时时露锋入纸和出锋,使他的金文书法更多了些书写的意味。这同样是深合于古的,也表明他对传世的钟鼎铭文拓本没有亦步亦趋地全盘接受,而是以当代书法人的审美视角对其做了些改进,可谓是出之以新了。

 书山学海联

  以清寓静,陈德才的静美书风独标清新自然的美学意义。在我国古代的书法美学中,清和净、清和静常常是并举的概念。从形质上讲,点画明净无尘滓方为清,清才能净,复能静;从心灵的层面来说,内心无尘杂,加上高超的书写技巧,才能便捷地写出清清爽爽的点画,造就干干净净的布白,才能写出内心的空明。德才把握住了关键!欣赏德才的书法,如同欣赏蔡琴、费玉清的歌,都有一种“清水出芙蓉”的美。我一直不赞成复印机式的临摹,学甲酷似,学乙乱真,到自运时却不见甲乙,甚至乱了自家的分寸,临摹纵似,却有何用?我们看董其昌临《淳化阁帖》,似乎学谁不像谁,等到看他创作的作品时,阁帖中诸家的妙处却层出不穷,此公可谓善学古人者。可见,统贯能力是书法家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德才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他无论临习哪一种金文,无论写篆写隶写行写草,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清新意味,这证明他在膜拜传统的同时站稳了自己的脚跟。我个人认为,对于德才来说,清新的美七分是本色,为自发;三分是有意识的追求,为自觉。如果将自觉的三分增至七分,那么德才的书法还会有大的提升。

王维《少年行》(四首)

  因静生韵,陈德才的静美书风给人以含蓄不尽的审美体验。“含蓄”是中国式审美的核心体验之一,也是彰显中国文学艺术独特魅力和内涵的主要标志之一。曾几何时,我们抛弃了丝竹之乐的韵味,追求西洋打击乐般的感官刺激。有些作者写一幅简简单单的字,偏要搬出十八般武艺来舞弄,仿佛不如此不能显示自己的才华,不如此不能证明自己的水平,这样的书法看多了,着实让人乏味。沈尹默先生在一首论书诗中曾告诫“切莫但作心眼娱”,旨哉斯言!正因为此,德才的静美书风才弥足珍贵。他的书法书写之意用足而不用尽,用笔笃实而不刻板,结字精心而不造作,这些都使他的书法拥有了让人驻足的内涵、令人沉静的力量、诱人遐思的韵味,与那些卖弄却又空洞只能博人一瞥的书作不可同日而语。为了符合“含蓄”的审美规定,他甚至对商周金文中奇异、夸张、变形等元素进行了弱化,事实证明,在这一点上德才是成功的。他对黄庭坚草书的学习也没有陷入苦、怪、硬的泥淖,仅取其清劲和禅意,亦可谓善学。

题湖边庄

  从陈德才的书法尤其是金文书法中,我看到了文人式的内敛、内省,看到了他独立的审美追求和坚守。倘若德才长期坚持在学问和书法上双向掘进,以学养书、以书证学,大放异彩之日也就不远了。

 

  【书家简介】

  陈德才,江苏宿迁人,1988年10月生。民盟盟员,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甲骨文艺术研究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协篆隶委员会委员,宿迁市青年书协副秘书长,宿迁市教育书协副秘书长,宿迁市湖滨新区书协副主席。


四季三冬联

  【获奖入展】

  全国第七届书法新人新作展;第八届中国·万宁书法节;“丝绸之路”全国书法作品展;第四届全国教师现场书法创评特等奖;“文笔光华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文心奖”;第三届“希望·圆梦”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中国字·世界情”全国古文字书法展;江苏省第八届书法新人展;江苏省“凤凰职教杯”书法篆刻展最高奖;江苏省第四、五、六、七、八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宿迁市第十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标签:书法;书家;简介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