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光荣 江南正美|在千年府城感受江南“书卷气”“烟火味”
2024-05-03 12:5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姬传涛  
1
听新闻

  “左手书卷气,右手烟火味。”在浙江临海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的青砖城门上,悬挂着一副巨型楹联,彰显古城的独特气质。谢灵运、骆宾王、朱自清、张伯端等名人大家在这留下足迹,“文武五状元”“兄弟四进士”等佳话于此世代传颂……穿越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这座江南小城始终与山海同呼吸,滋养出清雅风韵与幸福烟火。

  台州府城,历来为台州的州、郡、路、府治所,如今华丽转身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根据浙江省文旅厅全域旅游监测,“五一”假期前两日,临海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到访客流量累计超39.5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2.35%,总客流量位列全国古城古镇类景区排名第二。

  总面积3.12平方公里的景区,大街小巷人头攒动,人文古迹星罗棋布。造型古朴的牌楼,水质清澈的深井,还有千佛塔、大文峰塔、小文峰塔“三塔同晖”的盛景,身着汉服的游客徜徉其间,于快门不停中被镜头瞬间定格。

  1922年春天,24岁的朱自清只身来到临海任教,在这里写下散文名篇《匆匆》、抒情长诗《毁灭》。“我对于台州,永远不能忘记!……我不忘记台州的山水,台州的紫藤花,台州的春日。”在《一封信》中,朱自清对临海流露出最真切的感念,而临海也没有忘记他——景区内的朱自清纪念馆,详细展陈着这位杰出文学家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不屈气节、廉洁家风等,游人们于此看展品、听故事,仿佛走进了中学课本,在“匆匆邮局”留下珍贵回忆。

  与朱自清纪念馆一墙之隔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台州支行旧址。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这幢二层木结构四合院建筑是当地的金融中心。如今,大堂里重达500斤的老保险箱、木桌上陈列的油灯和算盘、金库锈迹斑斑的大门,保留着那段繁华岁月的留痕。“我在外从事银行业务,趁着假期,回家乡的老街转转。在这回顾了临海金融业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我也衷心祝愿家乡的明天会更好。”市民黄一帆告诉记者。

  “台州式硬气”一词,出自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纪念》称赞台州人有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守。在台州式硬气主题馆内,以图文并茂、实物展陈的方式,展示了台州历史上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铁骨硬气的先进事迹,正如馆门前青松挺拔,浩气长存。

  以双眼捕捉江南“书卷气”,以舌尖品尝古城“烟火气”。紫阳街上人头攒动,大批老饕慕名来到这条历史文化名街,品味“糯叽叽”的浙式美食:圆滚滚的蛋清羊尾挣脱油锅、撒上白糖,香甜可口;金黄酥脆的海苔饼裹着白芝麻,入口咸香;口感嫩滑的青草糊,带着薄荷的清凉,满街闲逛的游客人手一杯……记者购买了一份乌饭麻糍,据工作人员介绍,当地民间有“吃了乌饭糕,蚊子不会咬”的谚语。“这是我们当地特有的时令美食,最近这段时间非常热销,很受游客朋友们喜爱。”

  “一耕二读三打铁,四五航船磨豆腐…”伴随着古老的歌谣,游客们跟着台州府“三十六行”主题巡游队伍从台州府文庙出发,沿着紫阳街到达兴善门,体验台州府城百姓的生活风貌,感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路看过来,有顶缸技艺、传统说书等各种互动表演,很热闹,孩子看了也很开心。”来自江苏昆山的游客郑峰告诉记者。

  以宋朝台州府城西门街发生的故事为核心的《好事来临》微空间实景演艺楼秀,让“人生四大喜事”可听、可看、可参与;在梅浦窑宋韵生活体验馆里体验虚实交替的场景,享受东方意境美学的感官盛宴;漫步于宋韵市集,逛逛酒坊茶肆,体验蹴鞠投壶……“五一”假期期间,无数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穿越城门、走进历史,亲身感受“海山仙子国”文旅融合的多彩魅力。

  江南时报记者 姬传涛

标签:台州;府城;朱自清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