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温暖智慧现代化法院”创建活动,深化劳动争议诉源治理工作,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4月29日,鼓楼区法院联合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劳动人事争议审判白皮书》(2019-2023年)和裁审衔接典型案例。
据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晓静介绍,该院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审判白皮书。近年来,该院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存在“案件数量高位运行、案件类型复杂多样、复合型诉讼普遍存在、涉诉行业类型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等是显著特点。此外,在案件审理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如诉讼标的数额增大、小微企业涉诉数量过半、新就业形态用工纠纷中权利义务分配难、超龄劳动者劳动权益受到关注、纠纷化解难度加大等。
该院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工作举措有:
一、立足审判职能,着力提升司法效能。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助推劳动争议精细化审理,进行案件审理繁简分流改革,深化案件研判,不断精进审判业务水平,2023年,妥善审结涉某教培机构系列案件、涉某医疗集团系列案件等4批次重大群体性纠纷。
二、借力科技赋能,打造高效服务体系。利用智慧法院成果,促进信息化技术变革,全面推行电子送达,实现无纸化材料传递。大力提倡在线庭审,打破庭审时空限制。2023年,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在线庭审率保持在10%以上,有效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助力便捷高效化解纠纷。
三、强化诉源治理,构建多元解纷格局。推进裁审衔接机制建设,形成纠纷化解合力,推进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加强纠纷联合调处。加快欠薪案件处理,构建欠薪案件处置机制。2023年,区调处中心妥善化解劳动人事争议纠纷444件,涉案金额652万元;区法院审结欠薪案件1464件,标的近亿元。
四、加强普法宣传,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积极开展星光普法宣传活动,持续巩固辖区和谐劳动关系,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在法治宣传中的集合效应,扩大宣传影响,注重以案释法,开展专题庭审进园区活动,有效提升群众法治素养。
随后,吴晓静对该院劳动人事争议裁审衔接工作举措和特色亮点进行了介绍。近年来,区法院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积极建立健全裁审衔接机制,充分发挥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各自优势,合力化解了大量劳动人事争议,有效促进辖区内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今年4月,区法院与区人社局结合工作实践,联合制定《关于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建立健全受理范围一致、程序衔接顺畅、裁判尺度统一的裁审衔接机制。
该院速裁庭庭长皮轶之、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顾晓燕分别对法院审理和仲裁院仲裁的典型案例进行发布,涉及新就业形态及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规定的责任认定、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未诚信履职为由解除合同、用人单位签订虚假外包协议规避劳动关系等。并就涉新就业形态及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法律路径和审理思路、劳动者维权途径及建议等问题接受了现场媒体采访。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通讯员 高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