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熔铸“血脉” 厚植铁心“根魂”
——铁心桥街道举办祝贺《铁心文史》创刊十一周年活动
2023-06-06 21:0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胡梦琪  
1
听新闻


文脉熔铸“血脉” 厚植铁心“根魂”

——铁心桥街道举办祝贺《铁心文史》创刊十一周年活动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为了倡导全民阅读,让街道青少年更深刻地了解铁心桥历史,厚植铁心桥的“根”与“魂”,日前,南京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铁心桥街道文化站联合《铁心文史》编辑部与浡泥国王纪念园,共同组织开展了“感悟身边历史,铭记铁心乡愁——祝贺《铁心文史》创刊11周年”研学活动,跨越时间轨道,穿越古今历史,与文化零距离,以寓教于乐的研学形式丰富青少年认知。

  金陵南有长陵石子岗,山中落有古迹浡泥国王墓。作为中国现存仅有的两处国外国王墓之一,此处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与文莱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前临月牙水塘,遥对牛首双阙。“当年,明成祖朱棣尊浡泥国王‘体魄托葬中华’的遗愿,将其葬于此处风水宝地之内。”《铁心文史》编辑部老师一路带领青少年穿过石人石像的肃穆神道,将当年的故事娓娓道来。

  世界文明犹如多彩丝线,随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而融汇于中华。沧海领航向,古道焕新生,丝绸之路的开启,让“一带一路”的情缘延续至今。永乐六年,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亲率使团抵达福建,成为历史上第一队由海外藩王亲率访团。

  从福建到南京,明成祖朱棣派专员一路热情接待。在应天游览两月后,麻那惹加那乃身染重疾逝于会同馆,明成祖为之“辍朝三日”,赐谥号“恭顺”,以王礼葬于此处。日月其迈,岁律悠转,浡泥国王墓曾在历史战乱中一度湮灭,直至1958年文物工作者细心查找,终通过残存碑文重见天日。

  几经风雨现其原貌,老师对历史的精彩讲述令青少年们兴致倍增。在老师的讲解中,大家一同参观了中国—文莱友谊馆,进一步了解两国友谊的发展。行走在颇具特色的文莱风情园内,大家认真观察修复后的墓园文物古迹。神龟驮碑,功德多厚,青少年们随老师致祭敬谒后,一同来到纪念园中庭处,聆听历史的声音。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铁心桥街道青少年代表为《铁心文史》编辑部老师献上红领巾,对老师们坚守历史传承、书写文明新篇表达了敬意。大家围坐聚谈,说一说铁心桥历史的变迁,聊一聊文创的时代初心。青少年们积极向编辑部的老师提问,由浡泥国王墓的发现过程,到《铁心文史》的创刊经历,回顾铁心桥的过去和今天。

  触摸历史文化的脉络,倾听古今文明的对话。文物挖掘过程是艰难的,文史研究时光亦是漫长的,《铁心文史》编辑部、新华日报原资深编辑、高级记者杨建华老师的相关研究著作,一直在浡泥国王纪念园中展出。杨建华表示,铁心桥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拥有较多的文物古迹遗存,想要整理更多的文史资料,所以有了《铁心文史》的创刊。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对文脉的回望。老一辈的学者将毕生心血献给文化遗产研究,也愿意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给青少年,希望他们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在《铁心文史》编辑部各位老师全面细致的分享中,青少年们不仅了解了铁心桥与文莱的历史关联,更明白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跨越新河的铁心桥是我们每天都要经过的地方,也是我们家乡的标志。”铁心桥街道文化工作者以家乡铁心桥相关的故事为例,希望青少年们珍藏此次研学带来的诸多收获,尊重和善待城市文化遗产,铭记历史文化的记忆,让故乡情成为心里最深切的情结,让家乡情怀根植自身血脉。

  思接千载,心游万仞,历史的遗迹是前人的智慧,也是现今的内涵与标志。活动主办方表示,未来将以更加多彩的研学活动,吸引更多青少年汲取文化力量,了解丰厚铁心桥文化遗产,激发热爱文创的热诚与活力,让历史文脉赓续弘扬,用深厚文化与荟萃人文描绘铁心桥的美好蓝图。

(胡梦琪)

标签:文史;青少年;国王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