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眼中的“新西善”之十】“新西善”何以成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样板
——我的十篇系列专稿采访纪事
2022-06-19 21:2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梁平  
1
听新闻


“新西善”何以成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样板

——我的十篇系列专稿采访纪事

  3月中旬,朋友邀约我去南京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初见书房,听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黄咏梅、江苏理工学院教授李徽昭聊聊文学上的事。

  我欣然而至。去了才知晓,这已是“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系列活动的第六回了,前5位嘉宾清一色都是鲁迅文学奖得主。

  黄咏梅、李徽昭的对话颇为精彩,听罢这场,惦记下回。

  一个街道能做出这么一个高端活动,让人刮目相看。它背后的底气何在?资源何来?

  听完讲座,我回到家赶紧上网搜索。这才发现,近年来,西善桥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大教育助推社会治理为抓手,大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理想教育小镇”建设,为社区赋能,为社会助力,不断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居民获得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显著增强。

  小社会蕴藏着大世界,西善的昨夜今晨,一定发生过跌宕起伏的故事。

  我拟定了采访计划,并得到西善桥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与协助。江南时报也决定在头版开辟《文化人眼中的“新西善”》专栏。

  接下来的两个月,我每周都会去西善采访,写一篇推一篇,两个多月发表了9篇系列专题报道,追根溯源,再现西善嬗变史。

作者采访沈思

 

两度与西善擦肩而过

  西善于我心中曾经很遥远,印象中那里是城乡接合部,后来成为南京市最大的保障房片区。

  曾在西善岱山住了多年的青年作家孟昱,是我的采访对象之一,他和我讲到头些年这里的样子时,直言当时难以接受。最初的几年,这里人口聚集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公共设施和服务增量的速度。路边垃圾、小广告、充电飞线等不文明现象层出不穷。社会“顽疾”之多,不言而喻。

  不过,孟昱说,到了2018年,西善的面貌有了实质性改变。

  也恰在那年6月,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作家傅宁军的报告文学《南京先生》。我读了这本书,知道了主人公南京先生在历史上就是西善人,一个善良慈悲的化身。

  遗憾的是,因为工作忙,没去过西善寻访。

  转眼到了2019年5月7日,画家禹天成在初见书房举办“水墨天成——美育为树人之本”画展。我受邀前往,第一次到岱山。

  我们比肩继踵,去了一帮人观展。但开幕式结束,各自散去。我第二次失去了解西善故事的机会。

  第三次与西善邂逅,是因为导演秦川。他在西善9424电影工园建了个工作室,忙着筹拍电影《小丑医生》。

  2020年国庆节后的一天,秦川神秘兮兮地对我说:“咱们去西善桥街道走一趟,采访支持我拍片的领导,明早7点半到他办公室。”

  “早上7点半?”我满腹狐疑地问道。

  秦川眨巴着眼睛说:“早上7点半,没错啊。”

  翌日,我和秦川按时准点坐进了领导的办公室。

  我们仨围绕《小丑医生》的创作交流看法。领导很健谈,身上有文人气。

  打此开始,我知道了9424电影工园已启动“芯片之路”,对西善陌生的认知开始清晰起来,为这次的系列采访埋下伏笔。

“原来你也在这里”让我惊奇

  西善的变化,可以用脱胎换骨来概括。

  4月11日,《文化人眼中的“新西善”》专栏首发,开篇人物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社会学博士邱建新。

  邱建新太忙,很难约到。约好采访的那天,他突感身体不适,但他还是在去医院途中坚持绕到我们说好的地点碰面交流。

  他和我一见面就说:“聊西善的话题我感兴趣!西善有这么大的变化,确实有许多东西值得思考、总结乃至推广。”

  邱建新善于表达,经常上电视节目,上下五千年张口即来,说到专业涉及的社会治理问题,更是滔滔不绝。

  采访通常是访者问受访者答,邱建新则不同,他常常自己设问自己答,过程非常顺利。他谈到了走进西善的动因与收获,认为西善的重大变化来自顶层设计,只有定位准确才能奠定“新西善”的现在和未来。

  和邱建新相比,著有《课堂的革命》《教育是什么》的沈思老师,语言表达方式则是不紧不慢,娓娓道来。他将“沈思工作室”西善花苑小学课题实践做得风生水起,以新颖的“爱·说课堂”形式刷新了很多家长和老师对教育的认知。

  系列专稿中,还有教育家刘燕芳融入西善片区教育,留下“燕子老师”的时空畅想曲;媒体人王世停挖掘西善从“不起眼”到“了不起”的嬗变;台青钱振汉扎根岱山满腔“柔情”创办亲子街区;青年作家孟昱用文学和情感记录“岱山实践”;岱山实小培养有书卷气的阳光少年;“设计师”阿甘在西善助推313家各类社群组织蓬勃发展;成都人徐晓亮把止一堂文创在西善加以复制和创新,让“南京先生”成为一张“善”名片触动人心,形成了一股如书家力透纸背般的气势,将西善的理想、教育、文化引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非常有意思的是,9位社会贤达中,有的人相互熟悉,他们“会师”西善,不约而同地发出“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感叹,不由得会心一笑。

“西善的明天会更好”

  西善面貌大变样,已成为宜居之地。

  这里马路宽阔,绿化率高。下小雨时,空气湿漉漉的,滚着雨珠的树叶,在风中摇曳,都市气息中弥漫着“乡村味道”。

  住在这里的居民,去超市购物、去修个鞋,就近能办,方便着呢。学校、商场、医院、公园都在家门口,与过去相比,有天壤之别。

  在当地干部眼中,老百姓遇着再小的事都比天大,只要找社区,件件有着落……

  有这样的干群关系,就有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一片祥和的社会环境。老百姓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悠闲地释放自己的人生追求。

  为专栏撰稿采访时,我就遇到了生活在岱山几十年的“居民作家”张大明老先生,他写了部老张家的“人世间”,这部60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家世》(上下卷),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我去采访张大明,发了篇《六代人的奋斗历程跃然纸上 长篇小说〈家世〉出自西善人之手》的新闻报道,引发关注。仅今日头条的阅读展现量就达72000人次。

  无独有偶。有一次采访中,我还在齐修社区遇到一位名叫唐日祥的老汉,他初中文化,退休后也在家里吭哧吭哧地写小说。他说,写好了请我看一看,不奢望能出版,就是爱好文学,记录人生。

  我鼓励他:“我愿意成为您的第一个读者!”

  唐师傅看着我,顿时有点儿不好意思了,“我文化不高,瞎写的。”说这话时,他的眼睛里流露着对文学饱含深情的渴望和执着。

  无论是张大明还是唐师傅,都让人从一个侧面看到了西善文化生态的清晰面貌。生活在“理想教育小镇”环境中的居民,能生长智慧、增长力量,活得滋润、健康、快乐。

  总计近3万字的这组系列专稿,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和客观理性的剖析,探讨了“‘新西善’何以成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样板”的话题。

  自4月11日至今,这组系列专稿在江南时报首发,又在新华网、人民号、学习强国、央广网国际在线、新浪网、凤凰网、网易、澎湃、搜狐、江苏台荔枝新闻、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等主流媒体刊发,吸引读者广泛关注。

  “西善的明天会更好”,是所有被采访者共有的声音!

  (撰文/梁平 摄影/范素丽)

标签:西善桥街道;采访;南京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