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眼中的“新西善”之四】从“不起眼”到“了不起”的嬗变
——新华日报记者王世停访谈录
2022-05-08 20:20: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梁平  
1
听新闻


从“不起眼”到“了不起”的嬗变

——新华日报记者王世停访谈录

  在六朝古都南京,可西望浩荡长江、凝视秦淮新河的区域,当属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经历过“理想教育小镇”的培育,这里已经成为一座幸福宜居新城。

  “奋进现代化的‘新西善’具有‘标本’意义。”日前,紧随“新西善”发展脚步,推出过记录“新西善”建设征程大量报道的新华日报资深记者王世停,和笔者谈到“新西善”时,以这句话作了概括。笔者通过电子邮件对他做了书面采访。

(右一为王世停

  笔者:您了解哪些西善历史与文化?您何时开始介入西善文化板块的建设,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王世停:我真正走进西善是在2018年5月。当时有一条新闻线索——西善计划建立国内唯一“竹林七贤”主题巨型雕塑。深入采访之后,我发现背后还有故事——

  西善桥街道位于雨花台和建邺两区交界,与平良大街一街之隔,就是南京城市建设最“靓”的河西南区域,环境“一边像欧洲,一边像非洲”。之前,整个西善片区没有一处绿地游园。近一年来,西善桥街道围绕老旧小区和岱山保障房片区,投入3000多万元建了4个绿地游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徐立说:“‘城市双修’需要投入,与缺钱相比,我们更缺的是高质量发展思想共识,是到了改变根深蒂固的‘郊区思维’的时候了。”

  经过问居民访群众,我采写了《南京西善桥街道一“大手笔”引关注——百万元建一座雕塑值不值》报道。西善大手笔的背后,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城市双修”不但要抓紧修,还要高品质地修,要敢于向全市最先进的板块区域看齐。

  真正让我觉得西善桥街道“不一般”的,是在街道看到的一幕。座谈采访时,墙上一张“蓝图”格外醒目——未来两条路打通直连河西鱼嘴,梅钢搬迁留下工业遗存,靠山沿河生态资源禀赋突出……时隔几年,这一画面仍历历在目,让我觉得,这个“不起眼”的地方有着不一样的发展梦想,未来一定会“了不起”。

  笔者:您依据什么判断它并非简单跟风“特色小镇”?如何看待西善“理想教育小镇”所呈现的多元文化?

  王世停:最初听到西善桥要建全国首个“理想教育小镇”时,我是吃了一惊。然而,向善家长学校“小手拉大手”,初见知旅共同体等教育产业落户,教育大家名家先后走进西善,引入名校布局……深入采访后,我看到了小镇的“理想”,绝非故弄玄虚的跟风行动,也就被吸引,愿意为这座小镇贡献更多的力量。

  从最初《岱山七万居民盼来“教育小镇”》《为岱山建一座“理想教育小镇”》到《三个镜头解码西善桥街道“理想教育小镇”》《“理想教育小镇”,让幸福来敲门》……围绕这座独一无二的“小镇”,几年来,我连续聚焦持续关注,采写了一大批深度报道。在这个过程中,小镇建设也从一个概念变成雏形,不断有新发展、新思考。“理想教育小镇”的深层次目的也渐渐浮出水面——“以社会治理视野谋划大教育,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果反哺社会治理。”

  西善桥街道领导班子认为,打造“理想教育小镇”,就是要通过“理想教育”实现“理想治理”,朝着把孩子培养好、把家庭建设好、把社会治理好的“三好”目标,走出一条以覆盖全域全周期全人群的“大教育”促进社会治理大提升的创新路径。

  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对了。通过“理想教育小镇”建设,不但岱山治理难题迎刃而解,还打开了都市产业发展的空间,真正形成了个性化的社会治理“岱山模式”。

  笔者:您如何评价西善“文化惠民”的成功经验?您认为西善这些文化活动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王世停:曾几何时,岱山当地的家长是叼着香烟、穿着背心拖鞋去学校。现在,岱山办10多万人次的“民歌节”,现场秩序井然。这就是最直观的成效——社会治理之难,关键在人,根子是教育。往大里讲,“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最难的也是“社会文明程度高”这一条。西善的文化惠民系统性创新性做法,初步破解了大难题:改变人。

  价值,我认为有“三个力”。

  一是有强定力。做一个网红小镇,只要肯投入并不难。但真正做“理想教育小镇”,是一个难如登天的事。尤其对西善、对岱山这样没有先发优势,缺乏发展能级,也没有雄厚经济实力的街道而言,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么多年,我们亲眼看到“小镇热”之后的一地鸡毛,很多是眼看着楼起又眼看着楼塌。而西善“理想教育小镇”建设,不光是干部的思想更统一了,居民群众的思想也形成了合力。之后,以产业链思维,有意识地“强链补链延链”。取得阶段成效后,不断深化小镇建设,赋予更多内涵,实现开新局。这样一锤接着一锤敲,才有了现在的西善。做成这件事,没有很强的定力是难以实现的。

  二是有创新力。基层街道“做大事”,往往“缺钱缺人”,很多人虽然想干事,但一直认为条件不具备,“等靠要”。西善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创新力体现在:一要“切入口”找得准,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区域“最短板”和群众“最期盼”精准发力;二要“新招数”用得妙,善用商业资源社会力量,善用“小手拉大手”的效应等,形成了“四两拨千斤”的格局;三要“系统化”做得实。

  三是有信心力。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不是一句空话。放在几年前,谁能想象岱山也能“搞好”?西善桥的干部一直充满信心。采访中,街道班子说“最大保障房不是包袱是财富”,我当时接过话说,“对区域发展是资源财富,对媒体是新闻富矿”。有了信心,才会有动力,才能有发展出彩的机会。

(左一为王世停

  笔者:您对西善未来的文化建设怀有怎样的期待?

  王世停:作为西善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见证人,我对西善的明天充满期待。

  我期待,西善能在岱山实践的基础上,以更大视野更大魄力打通岱山与西善的“老社区”,缩短西善与河西之间的“距离”。哪一天,从河西到西善的开车行进过程中实现“无感”衔接,就是真正实现了融合发展。

  我期待,西善的文化能够更加“显政”。进一步挖掘外秦淮河、竹林七贤、古驿站文化,举办高层次论坛、展览展示活动,形成西善文化的总IP。未来以西善为圆心,向雨花城市新中心“两桥”形成文化辐射力。

  我期待,西善文化建设的“民间力量”更加彰显。政府出规划、定政策、造舞台,让居民群众,让社会资源长袖善舞,让文化深度融入百姓生活、科技创新、区域发展,让西善文化成为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撰文/梁平(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标签:小镇;西善;西善桥街道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