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各地从严从紧刻不容缓扑灭疫情
江南时报讯 3月14日0-24时,江苏全省累计新增20例本土确诊病例,27例无症状感染者,涉及南京、苏州、常州、无锡、扬州、连云港。为及时有效阻断疫情传播,这六座城市也相继推出各项防控措施。
南京:江宁组织开展线上教学
3月14日起,南京市鸡鸣寺路(古鸡鸣寺牌坊至解放门段)暂停对游客朋友开放(管控区域周边小区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正常出行)。
3月14日深夜,南京市江宁区发布通告称,全区中小学、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暂停线下教学,组织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幼儿园暂停幼儿入园,组织开展线上居家生活指导;各驻区高校实行封闭管理。各普通高中高三年级、职业学校综合高中高三年级实行校内封闭管理,落实严格的管控措施,开展线下教学。
3月15日凌晨,在南京市江宁区集中隔离点和封控区重点人员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中发现21例核酸检测阳性(集中隔离点15例、封控区6例),均已闭环转运至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隔离治疗。
按照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相关要求,自2022年3月16日起,南京地铁S6号线句容段(黄梅站至句容站)的运营(S6号线运营区段调整为马群站至泉都大街站)暂停。宁句城际首末班车时间不变,早晚高峰行车间隔不变,快车同步取消。
苏州:来苏需持核酸阴性证明
3月14日起,所有市外来(返)苏州人员须持48小时以内核酸阴性证明,并提前向目的地单位、社区(村)或酒店报备,抵苏州后于12小时内就近核酸采样检测。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旅居史的来(返)苏州人员(行程码带*),严格实行“7+7”健康管理措施,即7天居家健康监测+7天跟踪健康监测;对除此之外的市外来(返)苏州人员,严格实行“3+11”健康管理措施,即3天居家健康监测+11天跟踪健康监测。
自14日15时起,苏州关闭55个交通通道,设置45个交通防控查验点,并设置17个物流通道。暂停省、市、县际班车、包车服务,暂停跨城出租客运服务,暂停毗邻公交服务。
原计划3月14日复课的苏州全市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小学一至六年级和中职院校、技工学校,及3月17日开学的全市幼儿园(含托育机构),暂缓复课。高三、初三年级在继续做好闭环管理,进一步加强防疫措施前提下,暂不停课。
常州:六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3月15日,常州发布通告称,从15日12时起,将常州六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其他区域风险等级不变。新增封控区14个、管控区6个、防范区4个。
同时,对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有时空伴随的人员进行赋黄码,按照“苏康码”黄码进行管理。被赋予黄码人员需进行7天健康监测(发生异常及时报告),并到指定机构进行3次核酸检测(第1、3、7天),如结果均为阴性,可自动转为绿码。符合转码条件未能自动转码的黄码人员,凭相关证明向所在地社区(村)、街道(乡镇)登记,并申请黄码转绿码事宜。
无锡:来锡立即进行核酸检测
自14日起,所有市外来(返)锡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抵达后立即进行核酸检测。入境人员严格实行“14+14”健康管理措施,即14天集中隔离+14天严格居家健康监测。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严格实行“14+7”健康管理措施,即14天集中隔离+7天严格居家健康监测。
所有入锡生产生活物资保供货运车辆保障通行,入锡前向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履行入锡报备手续,入锡后司机不逗留、送到即返。
扬州:临时关闭6个收费站
扬州市域范围内临时关闭6个收费站,其他进扬通道设置查验点,对所有来扬车辆进行查验。按照“逢车必查、逢人必验”原则,查验所有驾乘人员行程卡、健康码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没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人员,现场就近进行核酸采样。
对有疫情重点地区行程轨迹的保供物资车辆,由货物接收单位向属地行业主管部门申领车辆通行证,凭车辆通行证进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监督货物接收单位负责全程实施专人带路引导、“点对点”闭环管理、即送即走。
连云港:开展分区分类检测
3月14日,连云港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开展分区分类检测,共采样171.7672万人份。截至3月14日24时,当日新增的12例阳性感染者,均来自集中隔离点检测发现。同时,连云港实时更新管控区域。截至15日7时,全市共有封控区111个,新增3个;共有管控区69个,新增2个。全市中风险地区数量没有新增,截至目前仍为99个。
本轮疫情所有病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或医学观察,目前情况平稳,现已有3名患者治愈出院,均转运至定点康复医院进行医学观察和健康管理。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