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多地召开“两会” 擘画发展新蓝图
近日,江苏各地陆续进入“两会时间”,为未来五年制定高质量发展蓝图,奋力走好具有各地特色和内涵的现代化建设之路。
连云港:六个“必须”向未来
连云港用“六个必须”阐释如何携手谱新篇、一起向未来。
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力守护经济基本盘。围绕产业链,增强创新力,加快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旅游、物流、电商等特色产业,全面提升现代产业发展质态。在稳企业、稳市场上重点发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必须聚力标杆示范、改革创新,全力构筑开放新优势。围绕国家物流枢纽定位,扎实推进“千万标箱、东方大港”建设,持续放大陆海空通道优势。全面推动“两基地、一班列”提档升级,办好“丝路物博会”“中欧班列合作论坛”等标志性展会,加快构建“双循环”战略节点。
必须突出山海相拥、港城一体,全力建设特色海滨城。连云港是江苏生物多样性重要富集地之一,拥有独特的山海资源,拥有不同于江南的壮丽之美,是多样江苏的另一种风情。让碧水蓝天成为港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让美丽宜居成为现代化海滨城市的闪亮名片。
必须致力发展为民、发展惠民,全力打造幸福首善区。连云港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办好年度民生实事,用情解决“一老一小”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民生七有”供给能力和保障水平。
必须树牢底线思维、忧患意识,全力守好稳定“责任田”。
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政治自觉,全力奋进新的赶考路。
淮安:五个“跨越赶超”促发展
淮安用五个“跨越赶超”为发展点出“加分点”。
在汇聚资源要素中增强跨越赶超动能。树牢“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聚焦培育“333”主导产业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力推进重特大项目招引和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两大攻坚行动,不断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在彰显城市特色中增创跨越赶超优势。凸显生态这个最深底色,发挥江淮生态经济区绿心功能,稳妥有序落实“双碳”任务,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加快推动生态经济化、产业绿色化,努力打造名副其实的“绿色高地”。
在促进共同富裕中体现跨越赶超温度。把促进群众增收摆在突出位置,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创造条件让群众通过辛勤劳动增收致富。
在维护安全稳定中筑牢跨越赶超底盘。强化忧患意识、底线思维,落实风险防控“四项机制”,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深入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切实维护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生物等各方面安全。
在增强自信自觉中激发跨越赶超热情。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坚定道路自信、增强能力本领、强化责任担当,迎着困难上、满怀激情干。
泰州:致力民生、聚力转型
今后五年是泰州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泰州市将围绕“致力民生、聚力转型”两大主题,加快提升“产业、城市、民生”三个能级,奋力走好具有泰州特色和内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
突出转型升级,强化创新引领,提升产业能级。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着力构建富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让创新“关键变量”成为产业“内生动能”。通过模式创新推动现代农业提效,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先进制造业提质,通过业态创新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力求在5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和智改数转项目、绿色低碳项目方面持续突破。
突出转型提级,强化品质追求,提升城市能级。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打造空间精明、功能精致、治理精细的精品家园,让城市归属感更强、幸福味更浓。调优城市架构,促进要素聚合;塑强城市功能,注入发展活力;改善城市治理,彰显“祥泰”特质。
突出群众满意,强化精准服务,提升民生能级。坚持人民至上的工作取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落实“民生七有”要求,不断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需求。靠做大“蛋糕”更好满足基本类需求,靠均衡配置更好满足改善类需求,靠优化供给更好满足品质类需求。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钱海盈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