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作“冰墩墩” 玩出非遗新花样
随着冬奥会的举办,吉祥物“冰墩墩”成为新晋“顶流”,线上线下圈粉无数。在冬奥开幕式上出现的传统秦淮灯彩是南京非遗文化的代表,当非遗遇上“顶流”网红,“冰墩墩”遇上元宵节,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做花灯是元宵节民俗之一,记者来到秦淮区小西湖花灯馆,只见第一批国家级非遗秦淮灯会代表性传承人顾业亮正带着小朋友们感受制作“冰墩墩”花灯的乐趣。
灯馆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其中“冰墩墩”造型的花灯最为亮眼。活动开始后,小朋友们认真地跟着顾老师一起剪纸、涂胶、做灯笼。“冰墩墩”的卡通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凝神静气,指尖翻飞,不一会,一盏盏充满童趣的花灯便制作完成。
顾业亮表示:“我们让小朋友们参与到制作‘冰墩墩’花灯的活动中来,通过亲身体验,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秦淮灯彩是一种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融入新的元素,这是我们非遗文化传承人应该做的事。这是我们第一次举办这样的让小朋友参与的活动,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让秦淮灯彩不断继承和发扬。”
带孩子来参加此次活动的陈女士说:“买不到原版的冰墩墩,自己来做一个也不错。通过亲手制作花灯,也加深了孩子对非遗文化的了解。”
2月12日,人美美育学堂里,金陵泥塑非遗项目省级传承人何斌正在教小朋友们捏“冰墩墩”。
揉搓、捏压、黏结、上色……孩子们在何老师的指导下,捏出了一只只脑袋圆滚滚的冬奥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憨态可掬、惟妙惟肖。
近年来,非遗南京泥塑项目省级传承人何斌用传统泥塑手法创作出一批形式新颖多样的泥塑,赋予其新的面貌。何斌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小朋友们领略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通过亲身实践了解传统年俗以及冬季奥运会的精神。
(江南时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姣姣 张睿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