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报告出炉
苏州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数量居全国第三
江南时报讯(记者 王琦)近日,零壹财经发布了2021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报告,根据报告,截至2021年6月,全国9个地区共推出90项创新监管试点项目。苏州以9个试点位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北京、上海。
全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达90个
在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8月印发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央行将金融科技定义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将为金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介绍,为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2019年12月,人民银行总行批复支持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也称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之初,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成立试点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于3月、8月先后两批次共计17个应用进入试点,并正式向用户提供服务,在全国9个试点省市中处于领跑地位。
截至2021年6月,全国9个地区共有90个项目开展创新试点工作。试点工作目标:引导持牌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推动金融科技守正创新,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营造安全、普惠、开放的金融科技发展环境。
苏州“监管沙盒”已全部落地应用
记者从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了解到,苏州的9个金融科技监管试点应用都已经开始提供服务。根据6月18日的公告显示,苏州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第二批5个创新应用对外服务已通过复审完成登记,将向用户正式提供服务。
具体包括:一、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AI数字员工服务”。
二、江苏省联合征信有限公司、南京数字金融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苏州同济区块链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的“基于区块链的小微企业融资辅助风控产品”。
三、中知麦田(苏州)金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申请的“基于大数据知识产权评价的智能风控产品”。
四、江苏小微云链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苏州高铁新城国有资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申请的“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服务平台”。
五、钛镕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知识图谱分析产品”。
记者注意到,苏州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9个项目都有省内金融机构参与,其中有半数以上都是苏州本地的金融机构,同时涉及的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也是人民银行改革创新的重点。
未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更加多元
对于苏州等地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未来走势,零壹财经分析师王浙华认为, 信贷始终是金融科技创新监管中的重点,但随着试点应用的实施,金融机构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监管方向,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变得更加多元,运营管理、支付等领域的金融科技监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关人士称,从苏州的金融“监管沙盒”应用的核心技术中,使用次数最多的是大数据,其次是区块链、人工智能和OCR等。试点应用拥有创新技术,符合金融科技发展要求,能够有力推动传统金融业信息化、安全化。此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参与机构以银行、科技公司为主,其余有支付机构、征信机构等。可见试点应用的参与机构虽然种类众多,但类型集中度很高,主要都是金融机构或者科技公司。
未来随着试点省市、项目不断新增,监管政策法规不断规范,创新监管应用的技术手段、使用场景、资金背景等方面都将不断丰富,也将会有更多地区建立监管沙盒的常态化机制。
链接>>>
上海3个创新应用完成登记
上海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第三批的3个创新应用已完成登记,将向用户正式提供服务。创新应用信息如下:
1.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请的“基于区块链的B2B订单管理服务”。
2.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客户营销服务”。
3.中金金融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申请的“‘会银通’第三方电子函证平台”。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