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名音乐制作人李恒宾:从“非专业”到“专业”
2022-09-13 15:36: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近日,中国知名音乐制作人李恒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想我已经不再和自己互搏了。我不再思考自己的音乐是取悦受众,还是随心而作;也放弃去为我的作品是否有人喜欢而烦恼,因为这些都不是我需要花时间去考虑。我真正要做的,是在不断打磨作品的过程,去平衡创作中的感受,让作品与观众共情共鸣。”

  李恒宾2003年辍学南下打工,13岁自学音乐创作。2004年8月发行个人首支单曲《想对她讲》从而正式出道。2007年凭借歌曲《贝多芬的悲伤》获得关注。同年,与国内最早从事网络音乐的分贝网在歌曲合作上意见不合,继而退出台前转入幕后。2009年凭借歌曲《如果是朋友》获得最佳网络歌手奖、最佳网络原创音乐人两项奖项。2011年,赴伯克利音乐学院进修深造。2016年,发行个人首张EP专辑《后会有期》并正式告别职业歌手生涯。他创作的中国风作品,具有文学美和意境美,主流的同时又不失弘扬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复古风味。

  在多年的工作中,李恒宾形成了“浸入式、体验派”的创作方式。深度去理解故事核心,将题材风格与时代背景融合,从细节入手“量身定制”,深挖典故,创新取意,接连带来打动人心的音乐作品。当然也离不开他个人的努力专研,思考实践与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

  音乐创作对于李恒宾是工作更是热爱,遇到高难度题材他会虚心的学习,遇到瓶颈,他会怀抱着“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进取精神去钻研,这也让他完成了从“非专业”到“专业”的蜕变。创作是漫长且痛苦的过程,李恒宾表示“年轻时候会迷茫,会困惑,在国外学习的日子不时也会痛哭一场。走在创作这条路上,常常会遇坑而跌落,犹如困兽般拼命寻找出口,自我对峙,自我凝望,自我质问。之所以现在能“专业”,除了要感谢曾提点和帮助我的前辈外,我还要感谢“困境”二字。”

  入行多年,李恒宾尝试过多种音乐方面的工作,从歌手到作曲、作词、编曲、混音、以及母带,每一项的工种既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也是一份学习与积累的经验。在不断尝试的过程当中,李恒宾逐渐发现了制作人的魅力所在。他认为“音乐是一个整体,如何快速地把所有东西揉到一块,让它变成有温度的东西,这个才是音乐的本质。每首歌的情况都不一样,绝不能把角色拆封开来,而作为制作人,需要去调度与掌控全局,要克服自己的畏难心理,以一名听众的角度,去真实客观地赏析自己的音乐。”

  如今,身为专业制作人的他,在艺术这条道路上并不喜欢被限定风格,被标签化。和华山论剑一样,作曲家也有各自擅长的门类和派别,无法被正在的定义。英雄不问出处,这或许就是李恒宾的多面和立体,也是他随性的写作逻辑,更是他以质取量,对作品的严格要求。(邹素珍)

标签:音乐;创作;歌曲
责编:刘岩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