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营文化企业30强巡礼】“太湖雪”织就苏州丝绸缕缕文脉
2022-05-22 19:5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姬传涛  
1
听新闻


“太湖雪”织就苏州丝绸缕缕文脉

  走进苏州丝绸博物馆,眼前是一片经纬织就的江南风景:凝聚匠心智慧的古代织机,精妙绝伦的丝绸织品,琳琅满目的丝绸文创……丝绸文化产业已成为苏州当前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产业。在这片丰饶广袤的江南热土上,孕育了一批弘扬发展苏州传统丝绸技艺、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特色企业,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湖雪”)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太湖雪立足“一根丝”,做大做精传统丝绸产业;同时又跳出“一根丝”,以创新驱动产业不断升级,织就苏州丝绸“金名片”。

筚路蓝缕

攻克传统工艺两大弱点

  震泽蚕桑好,最佳临太湖。2002年,创始人胡毓芳怀着对丝绸纯挚的热爱,在苏州市震泽镇创立了“太湖雪”品牌,开启了“用丝绸改变生活”的发展之路。

  胡毓芳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传统工艺生产的蚕丝被透气、轻柔、舒适,但是容易板结发硬,使用时间长后丝绵容易移位、糅合和变形。“板结是因为丝胶遇到人的体温粘起来了,所以蚕丝被会发硬。移位是因为手工剥绵制成的绵兜丝不够长,再加上生产中手工拉被子的时候用力不均匀,导致被子一块厚一块薄。”胡毓芳意识到,如果不解决这两大“卡脖子”的先天弱点,蚕丝被产业就难以发展壮大。

  为此,胡毓芳专程拜访了多位丝绸前辈,并与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的专家们展开研究探讨,寻求问题解决办法,最终发现:针对移位问题,可用机器抽丝替代手工剥绵,制成的绵片丝长度足以满足消费者需求;针对板结问题,可在机器抽丝过程中脱胶。在成功攻克两大弱点后,针对传统蚕丝被难以洗护的难点,胡毓芳和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再次合作开发“可水洗蚕丝凉被”。从此,蚕丝被的命运被彻底改变,得到迅速推广和普及。

  “我从事的是‘一根丝’的实业。别人是十年磨一剑,我是十年磨一丝。”回忆起创业路上的满途风雨,胡毓芳动情地表示,正是靠着苦干实干、坚韧不拔、筚路蓝缕的精神,太湖雪从“一根丝”起步,化艰难险阻为脚下的踏脚石,经过20年的迅速发展,如今已成为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品牌推广、渠道建设和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新三板上市企业,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江苏省电商示范企业、苏州市“专精特新”示范中小企业等资质认证。“太湖雪”品牌更是走进了千家万户,荣获中国十大丝绸品牌、全国茧丝绸创新品牌、江苏精品、苏州市知名商标等荣誉称号。

创新发展

跨界联名引领国潮新时尚

  “创新不一定是高精尖,传统产业也可以创新,更需要创新。”太湖雪在工艺革新、产品创新上不断寻求突破,积极引进技术人才,注重科研平台打造,陆续建成了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三大省级研发机构。围绕“一根丝”,太湖雪共获得3项发明专利、67项实用新型专利、100余件商标。同时公司积极参与起草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2项,参与制定的7项标准均已颁布实施,助力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同时,太湖雪积极应用最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如今,走进太湖雪的工厂,早期的作坊式生产模式早已被现代化智能生产车间取代,质朴的拉绵桌旁是一排排数字显示屏和智能化信息采集与计件系统,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得到完美的交融。伴随着电商时代的来临,太湖雪主动拥抱互联网,将产品推销到全国乃至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太湖雪亮相土耳其“中国丝绸展”;2015年,太湖雪成为第53届世乒赛官方唯一指定丝绸品牌,为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定制丝绸“国礼”;2016年,太湖雪挂牌新三板,成为苏州蚕丝被行业第一股……

  如何让苏州丝绸文化焕发新的活力?太湖雪选择与博物馆、景区等“跨界联名”,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联袂苏州博物馆,以丝为媒推出继承“更苏州”文化基因的系列产品;首家丝绸体验快闪店“茧曰生活”进驻拙政园;与颐和园跨界合作,推出夏日睡眠系列产品;与喜马拉雅联名的丝绸文创“运河印象”于苏州丝绸博物馆内展出。

胡毓芳(左一)指导绣花工人

科技养蚕

带动乡村发展“兴农富民”

  “我们做着‘一根丝’,也要跳出‘一根丝’。”胡毓芳告诉记者,近年来,太湖雪依托乡村振兴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不断加大现代农业布局,推动科技养蚕,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串起了一条科技养蚕、蚕丝工业、丝绸产业融合发展新“丝路”。

  “恢复蚕桑生态,给苏州丝绸留下一缕文脉。”目前,太湖雪已建成700余亩集约化、现代化的科技养蚕示范基地,正通过与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探索优质蚕品种改良及规模化饲养、蚕桑生态安全种养技术等研发,从而推动种桑养蚕产业升级。“如果把丝绸产业比作一棵桑树,种桑养蚕就是树根。”作为全国劳模的胡毓芳表示,现在太湖雪正致力于保护好蚕桑的“根”,用科学养蚕留好丝绸的“根”,再现古镇千亩桑田的盛景。

  在太湖雪等一批领军企业的带动下,震泽这个“中国丝绸小镇”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出现了年产值达15亿元、包含两三百家蚕丝企业的产业集群,解决了两万余名农民的就业,开辟了江南农村“兴农富民”的特色发展之路。

  “做大蚕桑农业,做精蚕丝工业,做优丝绸品牌。”太湖雪以“一根丝”织出了传统特色产业不断创新发展之路,也织出了复兴苏州丝绸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瑰宝的美好蓝图。

  (文化产业周刊记者 姬传涛)

标签:太湖;丝绸;苏州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