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西善桥街道创新养老理念和模式
让高质量养老服务更有“质感”
2022-03-16 21:1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雅倩  
1
听新闻


南京西善桥街道创新养老理念和模式

让高质量养老服务更有“质感”

  今年2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2021年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中,全国共有45个街道被评为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就是其一。

  为了让老年人生活更便利、更多彩,南京西善桥街道创新养老理念,探索智慧养老模式,以全流程养老、智慧医养和推广时间银行,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流程养老

“夕阳时光”更有质量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种类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社会供给“不适老”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老年人在失智、失能之际能否得到贴心周到的服务,成为评价养老质量的关键。南京西善桥街道全面提升养老水准,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辖区内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让“夕阳时光”更美好,西善桥街道整合各方面资源,在10个社区全面设立开放大学办学点。去年,各社区开办课程122个,内含老年课程79个,既有传统的国画、书法、合唱、朗诵,也有非常时尚的手机摄影、表演、瑜伽、旗袍秀等。借助开放大学,街道进一步组建各类文体队伍、居民自组织、志愿服务队上百个,为老人充实晚年生活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重拾爱好,学习新技能,丰富文娱体验,也可以投身社区治理和城市创建,笃定自己不可小视的人生价值,同时达到愉悦身心、获得归属感、助力社会文明进程的目的,是西善桥追求的理想养老初衷。

  西善桥街道现有常住老人1.45万人。为做好养老后半阶段的保障工作,街道不断赋力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前后累计投入1064万元建设和完善养老空间、设施,为半失能、完全失能老人提供精准有力的照护。

  目前,街道建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个,配有1个中心厨房,15个助餐点,实现了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和为老助餐点建设的100%全覆盖。此外,社区医院、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工作室、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的设立,也为老人就近解决不同生活问题提供了便利。居家养老的西善老人们可以享受到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助行、助购、助乐、助聊、助学、护理、探望、家庭养老床位、精神慰藉等一系列常态化的上门服务。

  作为失能老人的寄身之处,街道4大养老机构安居福仁颐养中心、南京南山园护理院、南京真美好老年公寓、九如城养老护理中心,共有床位572张,积极践行“医养一体化”,融合医疗、康复、养生、养老资源,为不能居家的长者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服务。

智慧医养

多种应用场景更智能

  通过“数字反哺”,让智能化技术发挥积极作用,西善桥街道始终站在智慧养老的前沿,专为养老信息化建设和智能终端产品投入资金达226万元,更加精细、多元、智能的养老服务,托举起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街道引进多种智慧健康养老应用产品。其中,健康管理设备应用7种、智能安全监护设备应用5种、智能生活照护设备应用4种、智能康复辅助设备应用2种、智能情感陪护设备应用1种、中医数字化设备1种。据统计,2020年,街道智能产品使用量达2.85万人次,使用率超98%。多种应用场景为老人们提供健康养老服务,初步形成了具有西善特色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以信息化建设推进养老服务资源的精准匹配,西善桥汇集辖区老人的基础信息,构建了系统完备的信息化数据库,将户籍、年龄、经济状况、失能等级、是否独居、是否残疾等作为分类依据,对老人进行状况评估,从而展开政府养老扶助、紧急呼叫服务、住宅适老化改造、新建家庭养老床位等不同类别的养老服务基础工作。

  西善桥引进第三方养老服务专业机构,为社区老年人送上个性化服务。服务机构根据智慧平台提供的数据信息以及上门摸排征求的意见,为老人定制契合个体实情的服务套餐,上门服务全程借助App计时、定位,通过现场录音、服务内容拍照等途径开展服务质量评价,服务全流程都在机构监管之中。

  以智能系统、终端的全面设置实现养老服务的便捷高效,辖区4A级养老机构南山园护理院,配备9种智慧健康信息化产品70余件,有保障老人应急求助的智能呼叫系统,实时监测查看老人身体状况的智能枕头,辅助失能老人翻身、坐立、抬腿的智能床垫……老人每晚的睡眠时间、呼吸、血压等情况都能通过智能系统同步传输给护士站和家属的手机App,家属能及时获悉老人的每日状况,护士能对身体情况异常的老人给予及早的关注与重视。

  街道智慧社区健身中心,专为老年人、残障和行动不便人士打造健身场所——乐活空间,60周岁以上老人可以享受到比普通社区居民每月优惠10元的价格即49元进入健身房,通过老年人专用运动康复器材,感受健身中的智能交互,进行心肺功能增强、微循环促进、等速肌力训练等健身项目,满足健康需求。

  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应用,解放了人力,让高品质的幸福晚年成为可能。

时间银行

养老之暖更深入

  以“时间银行”映照出西善桥街道养老之暖。西善桥街道是南京首批“时间银行”养老服务试点之一,而南京是全国首个在市级层面推行“时间银行”的城市。

  作为一项蕴藏人类智慧的代际传递型养老模式,“时间银行”鼓励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按一定的标准记录储存服务时间,当志愿者年老需要时可提取积累的服务时间,兑换自己所需要的服务。

  存公益之爱,取养老之需。西善桥街道的“时间银行”服务站坐落于邱村70号西善桥街道为民服务中心。自2019年12月组建以来,街道自行定制一批带有“时间银行”logo的帽子和马甲,分发给各社区共12个“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点。通过多渠道宣传、老人口口相传,“时间银行”吸引了越来越多居民加入,现已有志愿者408人,他们为老人送去传统节日慰问、文艺汇演、手工技能培训、养生理疗、上门探望等综合服务。

  “三色码”养老关怀法的纳入,更是促进了西善桥“时间银行”服务的精细化和科学性。

  据了解,街道养老服务志愿者们通过入户走访、组织座谈等方式,在10个社区12个服务点展开了全面的居家养老服务专项调研,完善老年群体花名册,汇总服务需求,将老人的年龄、身体状况、经济收入情况、子女居住情况等四项指标作为评估依据,设置红、橙、绿三色榜单,对空巢、特困、孤寡独居等群体老人实行分类关怀:对高龄、身体情况较差、无子女特困“红码”老人做到三天一关怀一问候;对空巢“橙色”老人做到一周一关怀;对独居“绿色”老人做到两星期一问候,做到为老关怀有所侧重但无遗漏。

  激活志愿服务的滴水成海之力,西善桥“时间银行”鼓励“绿色”老人作为志愿者为“红色”老人提供散步、读报、配药、卫生清洁等养老服务,从而走出一条有效的互助养老路径——年轻人照顾老年人,低龄老年人照顾高龄老年人,为老互助,不断循环。

  从存储服务的“时间银行”到“老少融合”的养老模式,西善桥街道具体入微的创新创意,为沉重的养老话题打开了一扇温情的窗。

  随着当下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传统养老模式难承其重,如何变挑战为推进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积极因素,以“智慧”助力新时代养老,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课题。无疑,西善桥街道为养老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榜样。

  (江南时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雅倩)

标签:养老;西善桥街道;养老服务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