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成新村承载了南京红色记忆
2021-07-18 22:1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雅倩 张睿恬  
1
听新闻


复成新村承载了南京红色记忆

  开栏语:

  日前,江苏省民政厅、省委党史工办、省文旅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方志办等部门联合发布江苏省首批100个红色地名。这些熠熠生辉的地名背后,究竟有哪些红色故事和红色文化内涵?江南时报从即日起推出“寻访红色地名”系列报道,通过记者的足迹和视角,带领读者一起感悟那个年代党的奋斗历程,追忆英雄们的不朽功勋。

  淡黄色的小洋楼掩映在茂密的草木中,锈迹斑斑的铁窗诉说着上世纪30年代的风雨与往事。日前,记者走进复成新村2号小院,在近百年的历史中寻觅红色的足迹。“这里除了防盗窗是后来加上的,建筑整体基本没动过。”申家巷社区书记王莉玫告诉记者,复成新村每一栋房的格局都跟这里面差不多,这种老式小区院落,以前作为秘密会议室很具有保护性。

  位于秦淮区洪武路街道申家巷社区马路街西侧的复成新村民国建筑群,现存44幢院式住宅,是民国时期典型的高级住宅之一,曾在这里居住过的民国名人有25人之多。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南京市委秘密开会的地点就隐藏在这里,由于当年旧址没有开放,王莉玫只能带领记者来到建筑群中目前闲置的2号院参观。

  1948年12月,在南京城内坚持地下工作的中共南京市委为了更好地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在常府街附近的复成新村住宅房内设立秘密开会处。这里位置比较偏僻,开会时如遇紧急情况更容易安全撤离。开会选用的带有庭院的楼房,是顾公泰父亲的房屋。

  为了革命事业,顾公泰说服父亲动员全家老小十来口人从该房迁出,并以职业为掩护从事地下斗争。在南京从事地下工作的万放、刘舒夫妇则承担了进驻和看守秘密开会处的职责。市委每次到复成新村开会时,刘舒负责接待委员们入内,万放则负责在房屋周围巡视,夫妻俩不分昼夜注意着复成新村内的动静,确保一直安全使用到南京解放。

  当时,中共南京市委书记陈修良、副书记刘峰和委员朱启銮、王明远、陈慎言5人经常到这里碰头开会。这里实际上也成为南京解放前夕市委主要活动地之一。复成新村见证了南京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党坚持斗争直到黎明的光辉历史。

  复成新村民国时期建筑风貌群始建于1930年,2014年6月被秦淮区文化局公布为秦淮区不可移动文物,2019年7月被中共秦淮区委组织部列为红色秦淮现场教学基地,今年6月3日,复成新村获评江苏省首批100个红色地名。

  “被评为红色地名之后,我们这儿的知名度更高了,对管理的要求肯定也会更高。红色地名在社区范围内比较少见,这儿都是以住宅为主体的,有这样一个红色元素存在,对于我们来说十分光荣。”王莉玫说,为了进一步提升附近居民的幸福感,不久前,复成新村开始对碎裂的墙面进行修复,为破损的水泥地面更换新的石材,也会在街道两旁安上小灯,提高夜晚的可视性。王莉玫一边指着墙体贴着的效果图一边说,整体打造完了之后,这里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江南时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雅倩 实习生 张睿恬)

标签:新村;复成新村;开会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