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怎么解决?
江苏推50条助老任务清单限期完成
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海盈)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日常出行、就医、消费等场景中遇到不便。江苏作为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老年群体规模大,智能技术应用程度高,更需要切实解决好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困难。
日前,江苏省政府印发了《江苏省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重点任务清单》(以下简称《任务清单》),从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状态下对老年人的服务保障,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日常就医、日常消费、文体活动、办事服务,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应用,保障老年人财产和信息安全,以及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9个方面,提出了50条具体措施,并逐条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健康码不作为唯一通行凭证
可凭纸质车票乘车出行
“健康码”作为数字化个人的健康身份证或者信息访问入口,在疫情期间起到了“安全阀”和“助推器”的作用。而对智能手机不熟悉的老年人出门时,使用绿码经常卡壳,带来诸多不便。
为此,《任务清单》强调要规范“健康码”使用,对老年人不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省政务办党组成员、省大数据管理中心主任赵明介绍,江苏着力优化“苏康码”用户体验,增加“家庭成员码”功能,一个主卡可绑定其他家庭成员,方便子女为老年人申领“苏康码”附属卡。同时,明确“无苏康码应用条件的儿童、老人、海外归国人员及其他因客观原因无法申领苏康码的人员,可以填写《个人健康状况申报卡》,有效期14天,与苏康码具有同等效力。记者了解到,目前,常州市推行“证码合一”,由常州市政务办联合市大数据管理中心专门开发刷卡识别系统,通过与“苏康码”信息系统关联对接,使用者只需刷取身份证信息,系统便可自动核验本人健康状况,实现无码通行。
为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任务清单》提出在推广电子客票的同时,允许老年人凭有效证件或纸质凭证乘车出行。在客运场站、轨道交通站点等服务窗口,至少要保留1个人工服务窗口,方便老年人现场购票、打印票证等。在打车出行方面,持续提供巡游出租车扬召服务,开通和完善电话召车服务功能。鼓励网约车平台公司优化叫车软件,增设方便、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一键叫车”功能,优先向老年人派单。
集中整治拒收现金等行为
医疗机构保留人工服务窗口
中国移动支付发展位居世界顶尖水平,年轻人出门几乎不用现金支付,而部分消费场所存在拒收现金的现象,给不熟悉智能手机、不会使用移动支付的老年人带来不便。《任务清单》提出强化支付市场监管,对拒收现金、拒绝银行卡支付等歧视行为开展集中整治。依托各地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12363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热线,对景区、停车场、商场超市、餐饮、物业等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拒收现金类行为开展调查,对涉事主体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谢宁介绍,从去年11月份起,人行南京分行就联合公安、市场监管以及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在全省广泛开展“拒收现金”集中整治和长效机制建设,同时将整治拒绝受理银行卡作为其中重要内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置。
《任务清单》提出进一步推进政务数据共享,优化政务服务,实现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津贴补贴领取等老年人高频服务事项便捷办理,让老年人办事少跑腿。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应具备授权代理、亲友代办等功能,方便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网上办事。
各地在便利老年人办事服务方面暖心实招频出,省政务办党组成员、省大数据管理中心主任赵明介绍,“南通市政务服务大厅在出入境窗口、医保窗口开设‘优抚专窗’,并在大厅所有窗口对老年人实行全程免取号、免排队服务;宿迁市在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大厅都配备轮椅、医药箱、口罩、雨伞、饮水机等服务用品,并确保相邻窗口至少配备一副老花镜。”
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很多医疗机构都推行了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取消现场挂号窗口等措施,却让习惯了现场排队挂号的老年人犯了难。《任务清单》提出医疗机构建立绿色通道,保留人工服务窗口,确保智能设备配有人工值守,为老年患者就医提供方便;畅通家人、亲友、家庭签约医生等代老年人预约挂号渠道。
推动智能终端产品适老化改造
开展50万人次智能技术培训
为便利老年人使用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应用,一方面,《任务清单》提出要针对老年人使用习惯和需求,扩大老年人专用智能产品的有效供给,推动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互联网网站、手机App进行适老化改造,切实改善老年人使用体验。推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适老化改造,使其具备大屏幕、大字体、大音量、大电池容量、操作简单等更多方便老年人使用的特点。
另一方面,《任务清单》提出要将引导和普及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列为老年教育的重点内容,做好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培训工作,帮助有基础、有意愿的老年人了解新事物、接受新科技,融入智慧社会。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荣锦介绍,将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专项普及培训行动,针对预约挂号、手机支付、微信聊天等老年人常用生活场景,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开展50万人次的专题培训。省政府已将这项工作列入今年的民生实事,省财政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记者了解到,南京市已从1月1日起开展“我来教您用手机”万名老人免费学用智能手机专项行动,将促进老年人运用智能手机纳入全市养老服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