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记者 陈衍晖)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下称报告),对2019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经过治理,中国金融体系重点领域的增量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存量风险得到逐步化解,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报告指出,结构性去杠杆正在持续推进,互联网金融和非法集资等风险已得到全面治理。
金融领域面临的风险增多
报告指出,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
金融管理部门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工作部署,及时采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出台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等多种应对举措,全力对冲疫情影响。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金融支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前三季度金融体系运行总体平稳,有力支持我国经济实现正增长,国民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充分展现出我国经济金融的强大韧性和巨大回旋余地。
报告认为,从国际上看,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相互关联,加之境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等不利因素影响,中国不得不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
国内方面,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一些短板弱项,加之受到疫情的冲击,部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加大,可能传导至金融体系,金融领域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增多。
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势头被遏制
报告指出,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成果。一是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势头得到遏制。宏观上管好货币总闸门,结构性去杠杆持续推进。前期对宏观杠杆率过快增长的有效控制,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赢得了操作空间。
二是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得到有序处置。对包商银行、恒丰银行、锦州银行等分类施策,有序化解了重大风险,强化市场纪律。
三是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得到妥善应对。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不断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
四是互联网金融和非法集资等风险得到全面治理。全国存续的P2P网络借贷机构数量和规模大幅压降,非法集资等活动得到严厉打击,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稳妥有序推进。
五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制度建设有力推进。出台资管新规相关配套细则并推动平稳实施,影子银行无序发展得到有效治理。初步建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金融基础设施等统筹监管框架,扎实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新证券法开始实施。
总体看,经过治理,中国金融体系重点领域的增量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存量风险得到逐步化解,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
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运行的复杂局面,中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没有变。
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推动金融体系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支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加大货币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推动金融机构合理让利,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继续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精准处置重点领域风险,补齐监管制度短板,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的长期均衡,为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有利的金融环境。
链接>>>
网络小贷迎来最强监管
江南时报讯(记者 陈衍晖)11月2日晚间,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在官网公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对网络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业务范围、贷款金额和用途、联合贷款等方面做出新的规定,引发行业强烈关注。某地方小贷协会负责人表示,上述意见稿一旦实施,八成以上的网络小贷公司都会面临转型、转让,甚至退出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新规将跨省经营的网络小贷的管理权限收归至中央,具体为:对极个别小额贷款公司需要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审查批准、监督管理和风险处置。而从“极个别”这样的字眼来看,预计能获得跨省经营批准的网络小贷并不会太多。
对于网络小贷所使用的互联网平台,意见稿也提出了相应的条件:互联网平台运营主体的注册地与该小贷公司的注册地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且主营业务范围不包括金融业务。
“此前的实际情况是,哪个省的小贷政策松,股东就去哪里新设网络小贷公司。” 一位小贷行业资深人士表示。例如,因为杠杆的政策优势,重庆市吸引了包括蚂蚁集团、百度、京东数科、苏宁、小米、美团、海尔、滴滴等公司在此注册成立小贷公司。
意见稿要求,网络小贷的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跨省经营的网络小贷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50亿元,均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这一标准相较于传统小贷公司而言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