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江南时报讯(记者 王琦)金融开放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也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江苏自贸试验区成立一年来,金融助力必不可少。昨日,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发布了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的成绩单。记者了解到,金融支持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四大方面的成效,截至8月末,自贸试验区内共计开展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金额58.58亿元人民币,实现了创新业务的实际落地。
据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资本项目处处长仲彬介绍,自贸试验区设立以后,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积极推动各项金融创新政策的贯彻落实,不断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一是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实现增量扩面。截至8月末,三个片区共有101家企业开展该项试点业务,业务发生金额为8.5亿美元。二是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得到进一步发展。截至8月末,苏州、连云港片区共有7家企业集团开展该项业务,境内外成员企业46家,国内资金主账户累计收入373.63亿美元、支出373.46亿美元。三是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不断推进。截至8月末,16家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共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金额达5.22亿美元。四是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8月末,自贸试验区内共计开展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金额58.58亿元人民币,实现了创新业务的实际落地。
下一步,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将继续推动各项金融创新政策的顺利实施,并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水平。积极探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融资支持,力争在外汇管理政策上有所创新;支持真实合理的贸易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二是在自贸试验区深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扩展人民币NRA账户功能,提供跨境人民币综合服务方案。三是引导金融资源支持自贸试验区优势产业发展。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金融支持力度,稳妥有序开展供应链金融等业务。四是加强金融创新试点业务跟踪监测和风险防控。不断完善金融创新试点业务风险防控和处置机制,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人民银行连云港市中心支行分别介绍了金融支持自贸区三大片区建设的情况。
在亮点措施方面,南京片区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定向支持自贸区企业发展;探索实施自贸区企业再贷款再贴现定向支持白名单管理制度;继续推进江北新区申报国家级科技金融试验区;在自贸区开展LEI(全球法人识别编码)赋码试点,为自贸区内企业赋码,帮助企业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活动,提升企业通关、资金出入境、海外融资等便利化水平。
据了解,苏州片区日前成功落地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重点围绕“零信用档案”和“薄信用档案”的小微企业,通过产品创新、首贷激励、政策对接等措施,实施精准扶持,不断丰富“征信+”小微融资产品。截至8月末,“征信苏州”App累计注册企业5578家,解决企业融资需求2517项,融资金额达116.6亿元。
连云港片区取得了跨境融资便利化业务增量扩面、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落地、跨境人民币优信企业实现便利化结算等8个方面的成效,截至目前,指导银行自律机制发布29家优质可信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便利化结算20亿元。人民银行连云港市中心支行指导推动区内企业连云港港口集团发行各类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拓展了港口项目建设融资新路径,创新了融资利率计价方式,在当前LPR窗口期,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