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深化学术研究,提升社会教育成效 全力打造一流国家级博物馆
2023-05-18 10:13: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江东平  
1
听新闻

  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弹痕累累的残破城墙上,“300000”醒目大字深深地刺痛着每一位参观者的心。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实施了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留下了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侵略者的累累罪行,成为了中国人民永难抚平的伤痛。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选址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1985年8月建成开放。2015年12月,“三个必胜”新展馆和分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建成后,纪念馆总占地面积达到10.3万平方米,展陈面积达2万平方米。该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也是国际公认的二战纪念馆之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铭刻着全体中华儿女无比沉痛的一段集体记忆,同时,也激励着我们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打造一流国家级博物馆

  2023年4月26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美籍华人鲁照宁文物史料捐赠仪式”,日军军人手牒、美国《纽约时报》等98件(套)海外文物史料入藏馆内。

  文物是凝固的历史,但它们从来不是静止的。近年来,纪念馆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加大文物收集力度,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着力打造一流的国家级博物馆。

  纪念馆分为四个功能性区域,分别是展览集会区、遗址悼念区、和平公园区和馆藏交流区。展览集会区分为史料陈列厅和集会广场,史料陈列厅展示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遗址悼念区包括大型组合雕塑《古城的灾难》、铜版路“历史证人的脚印”、诗碑墙《狂雪》、石壁墙、墓地广场、浮雕《劫难》《屠杀》《祭奠》、立雕《母亲的呼唤》、“万人坑”遗址陈列、祭场、冥思厅等;和平公园区以和平为主题,包含胜利之墙、和平公园、汉白玉雕塑《和平》、紫金草花园、日本友人植树林等;馆藏交流区是集馆藏、交流、办公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域,其主要设施有学术报告厅、图书馆、特藏库等。

  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自2014年作为国家公祭仪式固定举办地后,纪念馆每年参观人数超百万,留下了海量的参观数据,也记录了国人对历史的回望、对和平的渴望。

  国家公祭日,全面履行纪念馆国家功能职责。每年的国家公祭日来临前夕,纪念馆都会加强包括物业人员在内的全馆人员国家公祭主题教育,增强“公祭氛围”;组建国家公祭保障党员先锋队,进一步强化“公祭保障、担当有我”的兜底保障能力,确保了国家公祭仪式顺利举行。在国家公祭日期间,举办新征文物发布会、新书发布会、烛光祭、全国抗战类纪念馆、海外华人同步悼念等国家公祭主题教育活动,全馆干部职工的政治责任感和荣誉感得到进一步加强。

  以党建引领促发展,在铭记历史中笃定前行。纪念馆“一支部一品牌”,充分发挥“记忆与和平”“智汇先锋”两个市级党建品牌的作用,举办“提升政治能力专题学习班”,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调研,举行“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演讲赛、“学习达人”挑战赛等党建活动,按支部开展“我理解的纪念馆”大讨论,增强了人人争先进位、争创一流的精气神。

  史料征集研究持续深入。去年,新征集藏品453件(套),“万人坑”遗址保护入选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案例。出版了《南京大屠杀国际安全区研究》等学术著作6本,杂志《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入选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A刊核心。承办了江苏青年智库学者沙龙、“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参加省委宣传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智库环省行”活动,完成了4项省重点智库课题,获江苏智库研究十佳成果等奖项。

“大思政课”提升社会教育成效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每年元旦,江东门的钟声准时在清晨8点半响起,12位观众,13次撞击,和平的钟声在公祭广场久久回荡。这钟声,是缅怀、更是铭记及呼唤,共同传承历史记忆、传递和平之声。

  元旦假期,很多父母领着孩子,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上了“新年第一课”。他们向孩子介绍纪念馆里的文物,讲述着背后的故事,把展板上的文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给孩子们听。2022年全年参观人数90.49万人次,75%以上为35岁以下青少年。

  铭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纪念馆系统推进“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纪念馆发挥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功能,以勿忘国耻筑牢青年的“家国底色”,坚持大中小学一体化共建,设立一批“大思政课”共建基地,推动实现“大思政”的大共建、大师资、大课堂、大传播。一方面打造“六个一课”分众化教学架构。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中国留学生“行前一课”、军校军人“入伍一课”、新进公务员“入职一课”、港澳台侨“强国一课”、思政课教师“从教一课”等系列教学,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建设“大思政课”讲师队伍,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大思政课讲师团”,并举行优秀教案评比活动,提高思政课研究和教学能力。

  “咚,咚,咚……”在一声声雄浑的钟声中,孩子们佩戴红领巾,敲响和平大钟,在悠悠钟声中铭记历史,祈愿和平,这是纪念馆举办的暑假“紫金草研学课堂”的场景。

  纪念馆专门成立了“未成年人宣教研究及运行项目组”,聘请在职及退休中小学历史教师、专家学者、历史见证人等,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未成年人历史道德教育建设的队伍中,为不同的青少年群体提供内容丰富的体验课程。

  在和平公园种植园,纪念馆组织了学生播撒紫金草种,栽种辛德贝格黄玫瑰等富有历史含义的作物,并在现场讲述其背后的故事,增强了学习的体验感;联合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为云南省寻甸县、施甸县7万多青少年举行国家公祭日主题“云团课”“云队课”,引导广大青少年铭记历史,厚植爱国情怀。

  紧扣抗战史的各个节点,与全国抗战类文博场馆联动,举办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各种展览或纪念活动,增强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每年的“七七”“八一五”“九三”“九一八”等节点,举办抗战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举办紫金草主题展、抗战版画展、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面向观众举办紫金草和平讲堂,推出“记忆传承人”等线上传播产品,举办历史记忆与和平主题的文创设计大赛,增强社会教育的吸引力,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全面扩大国际传播力度

  去年6月11日,“翰墨清香笔传文化”书法沙龙活动在纪念馆举行,来自美国、韩国、泰国、巴基斯坦等国的15位外国青年代表和15位中国青年代表,共同书写“和平”,体验中国书法的文化魅力。

  来自塞尔维亚的叶琳娜是南京艺术学院的研一学生,她来南京6年了,大学时她选修了书法课,她指着自己写下的“和平”两个字说:“和平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不断加大国际传播力度,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努力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影响力的纪念馆。纪念馆定期编发英、日文《南京国际和平通讯》,《南京大屠杀史》西班牙文版在海外出版,借助“发现南京”账号在推特、脸书等海外社交媒体传播《清明云祭》等短视频,外译内容和语种更加丰富。

  纪念馆陈列着一台16毫米的贝尔牌摄影机。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后,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冒着生命危险,用这台摄影机拍下了日军屠城的血证。去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了共同的记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海外征集藏品展》开幕,推出了来自海外的5组代表性文物藏品,其中就包含了约翰·马吉拍摄的南京大屠杀历史影像。

  《南京大屠杀史档案》形成于1937年至1947年,共183卷,详细记载了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的罪恶事实和日军侵占南京期间犯下的大量罪行。2015年10月,《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约翰·马吉的这台摄影机以及胶片母片成为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纽约“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三任会长邵子平、陈宪中和姜国镇将新发现的37分钟版影像捐赠给纪念馆。举办海外征集藏品展,通过历史铁证突出反映了中外人士的共同记忆。

推进“数字纪念馆”建设提质升级

  技术始终是推动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动力,“数与网”带来的网络视听、数字文化等新业态,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以数字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纪念馆加强数字展馆建设调研,运用5G、VR/AR、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打造数字化展示示范项目,加强重点文物藏品的数字化呈现。

  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加快场馆现有南京大屠杀史影像、图书、展览、藏品等资源的数字化进程,提升数字资源总量、样态和质量,丰富数字化供给。南京大屠杀影像档案数据中心资源平台目前已上传实物资源1240件、报刊内容3282件、图片4254件、文章717篇、日记4707段、影音597段、词条17221条,筛选50件馆藏重要文物实物进行藏品三维数字化采集。

  纪念馆还将持续推进文物藏品扫描,未来3年里分步骤、有重点地对11.5万件藏品进行数字化,做好珍贵文物的三维数字化采集和呈现,提高藏品数字化保护水平。继续推出“云说文物”等文物传播产品,上线纪念馆微信小程序,加强文物故事的网络传播。

  坚持推动数字技术与纪念馆全方位的有机融合,加快数字化布局,不断激发创新潜能。

  江东平

标签: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公祭
责编:dai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