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调整下发2020年全省农商行等级行管理和经营管理目标考核办法;召开政策解读视频会;组织“推进“三访”“三增”;助力“六稳”“六保”专项劳动竞赛;召开全省农商行竞赛活动视频动员会……今年以来,江苏省联社坚持以考核为导向,以竞赛为抓手,聚集“六稳”“六保”打出“组合拳”,吹响“集结号”,号召全省62家农商行5.3万名干部员工迅速行动,围绕支持实体经济,紧扣“六稳”“六保”,聚智聚资聚力。
找准点线面 注入资金“硬通货”
杜绝简单的“大水漫灌”。全省农商行坚持从供给侧入手,实施点、线、面结合,提高资金运用的贴合度、精准度。截至6月末,江苏省农商行系统贷款客户总数达270.9万户,比年初净增18.5万户,支持实体贷款余额达1.61万亿元,比年初净增1348.3亿元。
找准“点”精准切入。东方农商行开展“清单式”对接,运用抗“疫”专项贷款帮助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仪征农商行紧盯制造业,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实现制造业贷款增量扩面。江南农商行创新“外贸贷”,今年来累计发放贷款166笔、5.9亿元,帮助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南通农商行开展外贸企业走访帮扶活动,上半年对86家外贸企业贷款17.2亿元,帮助复产转产,稳定出口,开拓国内市场。
抓住“链”导流资金。从帮助“一个”向扶持“一串”转变,抓住核心企业、龙头企业,主动配套产业链、供应链,实施全链条、全周期金融供给,帮助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保障经济良性循环。沛县汉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发自内心地说“这150万元贷款真是‘及时雨’”。汉龙是一家集食用菌培育、推广、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沛县农商行运用“惠农贷”帮助该企业复产,实现266人返岗,并带动1220家农户种植食用菌,增加收入。如皋农商行积极探索农业产业链金融,支持黑塌菜和黑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农户24户,授信总额5893万元。
兼顾“面”扩大普惠。对城区,运用“网格营销+微贷技术”,支持自主创业,助力搞活经济,拉动消费。得益于海门农商行的小店经济扶持计划,倪女士的披萨小店熬过疫情影响,生意越做越红火。对农村,运用“整村授信+阳光e贷”,支持农民以及农村各类新型经济主体发展种养殖业,保住农业基本盘,助力增产增收。新沂农商行重点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6月末,已发放相关贷款1900余户,金额为3.9亿元,其中“生猪养殖贷”1500余户,金融为1.1亿元。
聚焦“烦心事” 下真功夫实功夫
江苏省联社引领各基层农商行增强大局意识,强化责任担当,积极推广“融资畅通”工程,瞄准企业的“揪心事”“烦心事”纾困解难,让各类经济主体好贷款、贷好款。
聚焦“贷款贵”热点。江苏省联社对各类中小微企业,尤其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全面实施减费降息,以农商行过“紧日子”换取企业民生过“好日子”。今年以来全省农商行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74个百分点,累计减免贷款利息19.4亿元,惠及5.9万中小微企业;累计减免手续费等相关费用3898.3万元,惠及7.6万中小微企业。
疏通“融资难”堵点。东台农商行不断更新理念、降低“门槛”,通过适当配套“增信贷”、“押余贷”,推广“金东e贷”等信用贷款,为中小微企业引入更多资金“活水”,截至6月末,该行已发放纯信用贷款2.2万笔、1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万笔、7.2亿元。阜宁农商行深化与省农业担保公司、省信用担保公司的合作,并与县经济开发区、市信保基金分别签订合作协议,为辖内企业提供增信支持。截至6月末,全省农商行与省农担合作业务余额达72.2亿元,占全省在保业务规模的61.3%。
化解“周转压力大”难点。江苏省联社坚持“保企业就是保银行”,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行业,综合运用展期、借新还旧、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给予延期续贷支持。截至6月末,全省农商行已累计办理临时性延期还本(含展期)4047户、贷款124.3亿元,临时性延期付息1533户,贷款191.7亿元;累计办理无还本转续贷4432户,贷款188.7亿元,有效化解了中小微企业转贷倒贷难题。
单鹏 张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