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实现乡村振兴共建共享
2022-01-05 22:4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程廷亚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近年来,盐城高新区盐龙街道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路径,形成智能终端产业引领、高端装备和新能源产业协同并进的主导产业格局,建成科技广场、服务大厦等一批功能配套,构建畅通东西、联通南北的道路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区域位置由城郊向城市转变、群众角色由村民向居民转变。同时,立足“新城中心”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始终以“争第一、创唯一”的豪情斗志,在推动高质转型、二次创业,加快建设“四个示范区”的现代化征程中,探索走出一条具有盐龙特质的乡村振兴之路。

  强化精神引领,激发乡村振兴动能

  迈入新发展阶段,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人才为先,思想为要,组织为本。

  一是打造“头雁”工程,进一步建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充分运用区教育学习平台,加大专业能力培训,不断提升以德修身、以能固位、以纪立威、以文化人的“当家”本领。

  二是推进“铸魂”工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中,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政治品格。

  三是夯实“堡垒”工程,推动村(居)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深化“全员全民全领域”理念,发挥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的“全员”作用,积极引导“全民”服务大局,参与“全领域”社会治理,持续打造基层党建品牌。

强化产业支撑,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城市反哺乡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一是突出发展主导产业,进一步强化产业研究,突出专职专业专注招商,实现龙头引领链式发展、科技赋能资源保障,打造智能终端产业标杆。

  二是致力推动农业增效,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快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托管、入股等形式,发展合作社,扩大经营规模,招引“土专家”“田秀才”等专业人才,致力发展农业共享、创意、特色经济。

  三是持续丰富服务业态,紧紧围绕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0分钟体育健身圈”要求,有序推进马沟老镇区城市更新,提升科技广场餐饮、零售、会务等传统服务品质,培育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新型业态。

强化环境保障,提升乡村振兴内涵

  生产与生活相得益彰,城市与乡村美美与共,才是群众留得住、忘不了的乡愁。

  一是高起点规划。科学绘制城市“成长坐标”,致力构建有形态、有韵味、有温度、有质感的现代新城,立足全市、站位全省、放眼全国,以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来谋划新城中心城市设计,牢固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让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就近休闲和就近购物。

  二是集约化建设。注重城市形态打造,加强城市建筑设计,系统推进城市更新、房屋征迁,留足发展空间;实施增绿、扩绿、联绿工程,依托蟒蛇河风光带、大马沟生态公园等路带、河带,构建绿意盎然、风景如画的生态格局。

  三是精细化管理。把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提高城市的运营效率,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啃下城市治理“硬骨头”,绣出城市发展“新面貌”。

  (程廷亚)

标签:乡村;振兴;科技广场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