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为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管理,筑牢安全稳定的根基,沛县司法局通过安全隐患排查“细”、法治学习教育“实”、智慧矫正管理“新”、帮扶解困措施“暖”等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的稳控工作,筑牢社区矫正安全线。
一是安全隐患排查“细”。联合县检察院对全县社区矫正工作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全县近年来在社区矫正期间受过警告、训诫等情形,存在再犯罪风险的重点监管对象进行全面排查,逐人开展入户走访、谈心谈话等及时掌握每一名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状况和行为动向等做好监管教育工作,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实现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确保重点人员风险管控到位。同时检查各个司法所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完善、管理教育是否规范,查找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漏洞。
二是法治学习教育“实”。组织社区矫正对象集中学习《社区矫正法》、《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对社区矫正工作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解读,着重强调了社区矫正日常报到制度、请销假制度、积极参加集体学习教育和公益劳动的重要性。让社区矫正对象对身份定位有明确的认识,并系统了解入矫分类管理、报告、外出、考核、处罚等相关规定,进一步增强了社区矫正对象遵法守法意识,珍惜机会,遵纪守法,时刻绷紧思想之弦。同时各司法所通过在矫正工作微信群推送相关法律法规、公民道德、禁毒拒邪、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矫正对象通过学习后谈心得体会,撰写学习总结,切实提升法治教育质效。
三是智慧矫正管理“新”。依托社区矫正管理信息平台,采取“手机定位+人脸识别签到”、“手机+腕带”分级定位、“定位可视+同步视频”立体监管方式。加强社区矫正人员外出请假制度落实,对请假外出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跟踪监控,对申请外出地是否一致进行核实;进一步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监督管理。随时掌握人员动态,确保社区矫正对象在管在控。严格执行社区矫正监管制度,落实教育学习、公益劳动、外出请假、定期考核等,确保管控有力度、执法有规度。严格执法纪律,对于不服从监管规定的矫正对象,坚决给予处罚,并进行通报,形成震慑,严防发生脱漏管。
四是帮扶解困措施“暖”。开展对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间心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量身制定和调整矫正方案。对排查出风险较高、情绪烦躁、易怒的社区矫正对象专门开展情绪舒缓、压力放松、正确面对为主要内容的心理疏导及谈话教育工作,稳控思想情绪;对有意向的社区矫正对象,联合人社等部门,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对生活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帮扶解困,做到生活上关心、生产上帮助,使他们真心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回归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
李培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