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今年以来,徐州经开区紧紧围绕“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任务,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经济转型发展、城市功能提升、民生福祉改善相融合,坚持以“绣花”功夫做好文明实践“加减乘除”,统筹好阵地资源,搭建好工作平台,组建好志愿队伍,在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中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全面提升经开区社会文明程度,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活力四射。
阵地建设做“加法”,夯实“文明根基”。经开区整合社会资源,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成“1+6+89+N”的中心、所、站、点阵地体系。各级阵地建在百姓家门口,讲习所、城市书房、健身房、妇女儿童之家、舞蹈房、四点半课堂等为百姓量身打造的活动阵地全部免费开放。各阵地常年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文明实践活动,每年不少于2000场次,切实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纾解难题做“减法”,探索“文明治理”。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基础设施破损、杂物堆放、乱搭乱建、车辆乱停放等问题,集中开展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七大专项整治行动。新建公园广场、修补破损路面、安装便民充电桩、新增机动车停车位,每年投入近千万元用于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交警大队牵头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在各个交通路口劝导行人主动佩戴头盔,不闯红灯、不逆行;公安分局牵头开展文明养犬专项宣传,在社区小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宣传《徐州市养犬管理条例》,同时对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集中整治、集中捕捉、集中收容;房管处牵头开展社区小区消防安全宣传,让群众了解电动车飞线充电、私自上楼的危害,提醒群众关注消防安全……各职能部门通过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宣传,不断提高群众文明意识。
榜样选树做“乘法”,凝聚“文明合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好的典型就是一个标杆、一面旗帜。经开区坚持从“四个一线”、驻区企业、普通群众中选树和宣传“金龙湖榜样”,持续放大“金龙湖榜样”效应。2018年至今共评选表彰先进集体210个、文明家庭900个、先进个人774人。40余家单位获评市级“文明单位”、18家单位获评省级“文明单位”,2个村获评“全国文明村”;40余人获评“徐州好人”、20余人获评“江苏好人”、3人当选“中国好人”、3人当选江苏省“最美人物”,2人当选市级“道德模范”。“争做金龙湖榜样,汇聚经开区力量”成为全区干部群众的共识共举,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已在经开区蔚然成风。
陈规陋习做“除法”,擦亮“文明底色”。经开区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出台移风易俗工作方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村村成立红白理事会,通过村民会议商决,不断引导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破除了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通过设置“移风易俗”宣传标语、发放倡议书、开展主题宣讲等,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培育健康的生活方式,涵养文明乡风、淳朴民风,不断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陈冰 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