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日,徐州市云龙区法律援助中心采取“援调对接”机制,妥善处理一起工伤赔偿纠纷,帮助因工致残的农民工黄某(化名)争取到赔偿款十余万元,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黄某于2018年前后在徐州某建筑工地打工,因工作遭遇事故伤害被认定为工伤,评定了伤残等级。受伤后住院近一年半时间,期间所花费的医疗费和后期康复费均原公司为其投保的建筑业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但住院治疗期间及康复期间的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三个一次性补助金等其他费用或收入一直未予支付。
自受伤残疾以来,黄某已有近两年半时间没有收入,家庭生活困难,儿子又婚期将至,实在难以为继,考虑到诉讼周期长、举证难等因素,黄某在家人陪同下来到云龙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告诉中心工作人员希望通过非诉讼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春节前拿到赔偿款。了解情况后,中心工作人员为其开通了“绿色通道”,依法指派江苏清韵律师事务所郭胜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并引入“援调对接”机制,组织人民调解员从中调解促和,在援助律师及人民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个月的磋商,终于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拿到赔偿款的黄某连连道谢,“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到赔偿款,这下生活有了着落,太感谢你们了。”
近年来,云龙区司法局充分整合司法行政资源,注重“援调对接”,推行民事申请类案件先行引导调解,调解未成或涉及诉讼的案件及时转交至区法律援助中心办理,同时,积极运用非诉讼法律援助方式化解矛盾,从情、理、法方面开导双方当事人,促进法律援助平台和人民调解功能相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有效快速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王于爱 周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