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青年赴无锡惠山古镇 于自然里遇见诗意江南
2022-09-22 10:31: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9月18日,2022东北亚青年可持续发展研习营的中外青年营员们来到惠山古镇,看江南小镇的小桥流水、白墙灰瓦,沿着绵延的石驳岸,伴着鸟叫蝉鸣,“听见”时跨千年的故事。

  微微凉风起

  一杯温茶入秋来

  惠山古镇位于无锡市西郊,距离市中心不到3公里,景区面积为3.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域为1.09平方公里,从区域功能上划分为文物古迹区、锡惠名胜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山林保护区四个游览区,有风景名胜景点200多处,其中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3个、44处。

  穿上汉服、手持折扇,印度尼西亚营员张肖仰模仿起他所理解的“翩翩公子”,并兴奋地说:“这里景色很漂亮,有山、有水、有桥、有树,还有桂花香,当我穿着汉服走在这里时,有一种‘穿越’的感觉,这太神奇了。”

  游览惠山古镇最好的季节在秋天,而寄畅园内,山一程水一程的江南风韵就是秋天给予这小镇最美的馈赠。

  地处锡惠二山之间的寄畅园,是目前江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私家园林之一。园林以高超的借景,洗炼的叠山、理水手法,创造出自然和谐、灵动飞扬的山林野趣,“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是寄畅园名字的由来。

  中外青年营员在寄畅园内体验了惠山古镇推出的古韵宋式点茶体验活动。据了解,在中国茶文化发展高峰的宋朝,点茶、斗茶,蔚然成风,开创了茶文化的形式之美、境物之美,为后世所传承与推崇。

  炙茶、碾茶、候汤、煮汤、击拂、分茶……外国青年身着汉服,在一道道技艺中,体验沉浸式宋式点茶,将茶“玩”出新高度,体会不一样的风雅。

  俄罗斯营员丽莎说:“我平时就很喜欢汉服文化,今天来到非常漂亮的惠山古镇,穿着汉服体验茶道,让我感觉非常有意思,没想到居然能在茶沫上画画,能看出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精彩。”

  张肖仰在一旁补充道:“你看,我还把看到的风景画在了茶沫上,真得很有趣!”

  泥土里的艺术

  一方水土最好的作品

  中外青年营员随清风而行,穿过小径,来到惠山泥人作坊,体验泥塑手工制作。

  惠山泥人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惠山的地标,代表作阿福、阿喜有纳福、纳喜之意,形象生动、寓意美好。在惠山古镇的每一处祠堂基本都有一处泥人作坊,泥塑盛行时,惠山古镇曾因“泥塑一条街”而享誉国内外。

  搓圆、捏扁、组装……中外青年营员们在手艺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将手中的一块块惠山黑泥,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老虎”。

  韩国营员朴奎俚边展示刚捏出来的“小老虎”,边说道:“我从来没有体验过手工制作,今天用泥土捏了个‘小老虎’,虽然可能不太像,但制作过程非常有趣。”

  她看着老师捏出来的成品,称赞道:“泥塑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需要有耐心、细心。老师手中的老虎做得非常生动、形象,真得很厉害、很了不起。”

  朴奎俚补充道:“而且我了解到,只有质地细腻、黏度高的泥土才能制作泥塑,像我们今天体验所用的泥土就是产自惠山的黑泥。我特别推荐更多朋友来惠山古镇体验,亲自尝试才能了解制作惠山泥人的乐趣。”

  中国营员、来自南京传媒学院的杨怡说道:“古镇内历史古迹、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存和历史古建筑随处可见。我在体验惠山泥人的制作过程中,和旁边来自韩国的同学交流捏泥人的步骤和技巧。通过泥塑我和大家有了更多的话题交流,还可以传播惠山泥人文化,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离开惠山古镇之前,印度尼西亚营员张肖仰仍恋恋不舍:“这次活动我欣赏了美丽的风景,交到了很多朋友,在这里我尝试了很多‘第一次’,我会把在这里了解到的文化告诉身边的朋友,让他们也感知江苏的美好。”

标签:古镇;惠山古镇;青年营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