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4月27日至5月3日,苏州市新康实验小学校开展了劳动周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和身体力行的劳动实践,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感受劳动是一种锻炼、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学校根据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年级积极组织各班开展活动,让学生“劳”有所获,“动”有所得。其中,社团学生走进农场,认识农作物,移栽番茄、辣椒、黄瓜等蔬果,学习瓜果栽培技术,感受植物生产的变化过程;市级非遗传承人、盆景大师王继强老师与健雅师生面对面交流,学生们了解并参与体验盆景制作工艺,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不仅如此,在“五一”假期中, 孩子们纷纷行动起来,帮助家人打扫卫生、整理物品,走到田间地头,体验生产劳动,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劳动技能,还用小手担当起责任与爱。
在立夏之际,各年级学生通过各种劳动实践来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一、二年级学生对蛋壳进行造型设计,涂上多彩的颜色,锻炼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三、四年级学生向家中长辈学习编织蛋网,提高对传统节气的认识,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五、六年级学生动手制作一道立夏传统美食,如立夏蛋、立夏饭、立夏饼、立夏面……同学们在劳动实践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丰富的劳动周活动,大家都“劳”有所获,“动”有所得。每班还评选出了“健雅劳动小达人”。而在前不久结束的姑苏区“劳动达人秀”技能挑战赛中,该校有4名同学获奖。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劳动教育是最好的生活教育。新康实小的同学们以形式多样的劳动锻炼,收获了健康、自信,磨练了意志,拥有了阳光、平安、充实的生活。
当然,劳动教育也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新康实验小学校将继续加大力度,把开展劳动周教育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鼓励和引导学生把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好习惯,树立劳动是每一位公民的光荣职责的正确价值观。
(邵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