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12月22日,吴文化博物馆跨年大展“山水舟行远——江南的景观”在博物馆一楼第一特展厅开展。本次展览联合了常熟博物馆主办,携手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苏州碑刻博物馆、吴中图书馆,共展出相关代表性文物131余件套,包含了古代书画、古籍、古琴、玉器、瓷器、陶器、石器、青铜器等类型,用解析山水关系的方式,一览古人如何对山水进行空间布局、巧妙经营,为塑造当代山水城市提供借鉴。
山水有灵,居而有境。江南人的血液中,自古就有着亲近山水、热爱山水的习性。从吴地先民们以渔稻为生开始,到文人墨客将江南好风景记录在诗册画卷中,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缘山水而生,后经历代对景观的不断开发、整治,逐步构建出江南水乡城市的人居格局。在人们构筑栖境的过程中,对自然山水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化。从敬畏山水、崇拜山水,到利用山水、审美山水,再至营建山水城林、居于山水之间,江南文化中的山水精神贯穿始终,而江南人也早已将自己融入自然。
此次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展品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分别从溯源山水精神、解构山水关系、塑造山水城市三个方面来阐述作为江南文化之基的山水,在不同年代不同场景下的演绎方式。“山水舟行远——江南的景观”特展的亮点在于其数量可观的山水画,山水画作为山水审美的表现形式之一,以图像的形式传达出不同绘者观景时的角度、态度和心境,反映了既定时空背景下的山水审美意趣。分析画卷中的图式结构,总结画家的绘景逻辑,以期辨析古人面对自然时秉持的山水理念。
吴文化博物馆作为一座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坐落于苏州市吴中区澹台湖旁,面朝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馆藏中有着大量蕴含鲜明江南地方性特征的文物,常设展厅“考古探吴中”从考古学的角度解读吴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征。“风雅颂吴中”展示了吴中的风物特产、吴地精品文物和吴文化的传承。观众亦可以从常设展中,看到江南人的山水精神。
不出城而得山水之乐,吴文化博物馆此次“山水舟行远——江南的景观”特展,旨在为观众在有限的时间空间中,展现出古往今来人文山水的关系。山水中的城镇与城镇里的山水,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审美自然,江南人寄托于山水中的情感,对山水文化的追求,一脉相承。展期内,吴文化博物馆将继续举办学术讲座、读书沙龙、直播连麦,开发丰富的展厅课程,组织开展相关戏剧体验工作坊等活动,不断溯源江南文化、山水精神,引领观众一起踏上享受江南山水的旅途,走进山水间,看江南好风景。王妤文 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