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文荟苑社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为抓手,两年多来,因地制宜,做强做优“一面墙、一站式、一微家、一楼道、一市集”“五个一”社区党建阵地,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位一体”协同融合,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水平,探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突出阵地创新,构筑思想教育“一面墙”
文荟苑社区与喜马拉雅平台联合打造“文荟有声”邻里图书馆为民服务项目,实行专人运营、APP免下载、内容免费收听“一专双免”服务举措,首批推出20多大类共1万多种书籍内容,开设首日就有近100位居民体验学习,极大满足了群众的个性化文化需求。同时,馆内还增设入党誓词墙,社区党总支定期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相关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强化党员“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
推动阵地前移,整合居民服务“一站式”
为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文荟苑社区服务站完成了扩容提升,建立网格联络、物业服务、警务综合、城市管理四大服务窗口以及红乡贤工作站“四窗一站”综合服务体系,同时优化服务清单、简化服务流程,方便居民群众身边事少跑腿、精准办。社区服务站提升改造后,已累计办理智慧门禁信息录入、防疫政策指导等业务3000多件,还将红乡贤工作站升级为矛盾调处站点,制定并完善红乡贤“驻点调解”工作机制,发挥红乡贤人头熟、情况清等优势,已帮助居民化解矛盾纠纷100多起,有效降低了社区纠纷调处负担。
深化阵地延伸,打造邻里自治“一楼道”
文荟苑社区不断凝聚党员力量,建强组织体系,推进精细化管理,实施“微党建”“微协商”“微营造”基层民主自治管理模式,让党员亮出身份、走到群众身边,共同促进“小楼道”传递“大文明”。社区组织老教师、老干部等5名楼道先锋党员率先成立楼道党小组,首批带动30多名居民共同打造了党建、廉洁、养老、垃圾分类等主题的13个可视化自治楼道。在党建引领下,扎实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促进阵地融合,凝聚妇女志愿“一微家”
文荟苑社区聚焦“强化队伍、精准服务、群众满意”三大目标,有机融合“妇女微家”“绿色先锋”等党员志愿服务队,实行“妇联+志愿”多阵地联建机制,打造出形式多样、活动常态、特色鲜明、实效显著的“妇女微家”,激活基层妇联组织神经末梢。与此同时,社区开设“芽芽志愿”工作室,让流动党员和流动居民“离乡不离党”,并联动社区周边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联盟单位,以项目化的形式推送“芽菜种植、绿色生活”“毛衣编织、冬送温暖”等主题志愿服务50多场次,将制作的芽菜、编织物送给8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既提升了文荟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促进了新老居民深入融合。
拓展阵地功能,打造红色场域“一市集”
文荟苑社区公益市集是社区党建主阵地,从2020年建立发展至今,遇到了“场地限制”和“功能拓展”两大瓶颈。一方面,社区利用空间叠加效应提升公益市集的综合性功能,创新打造党史馆、红色影院、红色学院、党建下沉地、公益聚集地、便民服务地“一馆两院三地”红色场域,该举措不仅打破了场地面积的限制壁垒,而且最大程度提升了社区公益市集空间资源的利用率,更有效地做实了党史学习教育。
另一方面,社区以“公益”为切入点,将艺术、生活、学习三大元素与党建相结合,举办别具特色的蔺草手作、非遗剪纸工艺、图书漂流等活动580多场次,服务居民一万多人次,全力营造“党建促公益、公益聚党建”的浓厚氛围。
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