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走进苏州吴江区公安局震泽派出所,所长叶卫林正与同事们开晨会,梳理前一天的工作情况,落实今天的工作安排。从1994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叶卫林在基层派出所工作已有12年,接处警、街面巡逻、入户走访、反诈宣传、调解纠纷等,都是这些年叶卫林每天再平常不过的工作。
“老先进”再出发
他是一个行动派
作为一家老牌先进派出所,震泽派出所已连续15年被公安部评为一级派出所,先后荣获全国公安机关优秀基层单位、全省优秀公安派出所等多项荣誉,党建品牌“平安震泽 警润万家”早在2018年便被评为苏州市公安机关首批党建示范点和十佳党建品牌。
“这些荣誉是震泽公安几任领导班子辛勤耕耘的成果,如今这个接力棒交到了我的手里,压力肯定是有的。”叶卫林这样说道。如何让这个“老先进”焕发新活力、创造新经验,是叶卫林调任震泽派出所后面临的最大难题。
2021年5月叶卫林到任时,正值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开展之际。一向重视学习教育的他顺势而为,将这两项工作作为抓党建、带队伍、促工作的有力抓手:“筑牢政治忠诚,强化宗旨意识,打造过硬队伍,是做好公安工作的第一步。”
除了做好“规定动作”外,叶卫林先后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的“自选动作”。他建立了周三集中学习制度,开设“人人讲党史”党员讲坛,推出“党务知识小课堂”,创建“样板课堂”……持之以恒的学习教育,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加深入警心,转化成了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公安工作提质增效的实际行动。
叶卫林提出,将警务网格工作站作为服务群众最前沿窗口和第一平台,在便民利民上下功夫,对群众反映的户籍办理、房屋出租户管理、暂住人口管理、车管、案件办理等业务咨询和求助,当场答复,或推送到相关警种解决。一年来,震泽派出所为群众解决困难问题300余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600余起,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数据兑现了“平安震泽 警润万家”的承诺。
“连续在线”27年
他倾听民声为解民忧
从警27年,叶卫林的手机几乎没有关过机。随时随地进入工作状态,早已成为叶卫林的习惯。无论在哪个岗位,他总是说着这么一句话,“群众事情无小事,只要把老百姓的‘小事小案’解决好了,基层公安工作就成功了一大半。”
“叶所长,我刚买的电瓶车丢了,气死人了……”辖区村民王老伯来所报案,遇到了正在值班大厅的所长叶卫林。看着着急的王老伯,叶卫林也急在心里。“电瓶车被盗案是常见的侵财民生案件,虽然涉案价值不太高,但严重侵害群众的财产安全,影响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叶卫林说。
秉持“民生案件无小事”的办案理念,叶卫林第一时间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开展勘验取证、视频调取工作。在数个日夜的努力下,7个电瓶车盗窃团伙陆续落网,破获电瓶车盗窃案件14起。
“派出所和群众接触得多,群众的事情必须要第一时间跟进。”担任所长后,叶卫林全面梳理派出所工作,从窗口服务、接处警到社区警务、案件办理,他逐一研究,优化工作规范和管理制度,力争做好服务群众的每一件“小事”。今年以来,震泽派出所累计收到群众送来的表扬信5封、锦旗10余面,窗口工作满意度达到99%以上。
巡逻车里的“临时办公室”
他始终在路上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吴江慢了下来,可是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叶卫林带领全所民警辅警身披藏蓝警服,闻令而动,逆流而上。为了能够掌握辖区第一手动态,第一时间指挥战斗,叶卫林一个多月不下岗,巡逻车就是他的临时办公室。
采访中,叶卫林对于全镇第一次区域核酸检测的事情记忆犹新。21个行政村,6个社区,11万常住人口,而全所民警辅警加起来247人,如何布置警力,让老百姓快速高效地进行核酸检测是叶卫林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一天,叶卫林跑遍了震泽68个核酸检测点。每个核酸点能采样多少人,一米线如何设,队伍怎么排,车辆如何停,如何快速有效扫码,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有了调查才有发言权,发生情况才能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叶卫林说道。
安排好一切,叶卫林的电话还是没有停过,经过这段时间的战斗,不少群众都认识了左手拿手机,右手拿对讲机,电话接个不停的老叶。
“警察同志,我家里有90多岁的母亲需要照顾,不能走开太长时间,能不能让我先做核酸。”2月底的一天,十字漾点位上,居民陈阿姨打断正在指挥工作的叶卫林。
了解清楚陈阿姨的特殊情况后,叶卫林立即与点位沟通,一边安排陈阿姨先做核酸,一边与各个点位联系,考虑到像陈阿姨这样情况特殊的群众有不少,点位上是否能够统一解决。
就这样,震泽的每个核酸检测点都开通了“绿色通道”,为那些不方便的群众提供优先采样。而陈阿姨每每到点位做核酸采样时,都要找到老叶,聊上几句。“有问题,找老叶,准解决。”陈阿姨笑着给叶卫林点赞。
陈仁杰 陈霞 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