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一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文荟苑社区积极探索公益服务项目化机制,凝聚居民共识,壮大志愿服务力量,通过推广宣传、公开招募、激励机制等途径,吸引热心公益的社区居民、爱心商户纷纷加入社区“公益市集”志愿团队,经过一年时间,目前已逐步磨合成为一支能组织、善服务的志愿者队伍。
调动公益资源,拓展志愿力量
针对居民的生活、服务、治理等多样化需求,“公益市集”志愿者在每月的第二个周六固定开展便民服务和公益义卖惠民活动,把居民喜闻乐见的健康义诊、法律咨询、磨刀、理发、旧物置换等便民服务请进“家门”,为居民带来切切实实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同时,还专门设置与党建联盟单位、妇女微家等单位合作的蔺草义卖摊位和“编织、芽菜”义卖摊位,以蔺草文创作品、编织手工品和芽菜绿萝为特色,在开展公益服务的同时,弘扬本地民俗文化特色,不断提升公益市集影响力。
细化服务项目,提高志愿质量
为进一步细化服务项目,做到服务精细化、专业化,由社区发布公益项目,“公益市集”志愿者根据自己擅长领域,主动承接,精准服务。服务类、文体娱乐类、结对帮扶类等志愿活动相继在社区开展。近日,市集志愿者积极助力“流动疫苗进社区”行动,全程暖心陪护、耐心解答疑问,为居民全方位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体验。2021年,市集志愿者自发组织志愿活动50多场,包括红色电影、留苏过大年、防疫培训等,极大丰富了居民的生活,提高了志愿服务质量。
建立回馈机制,激发志愿热情
为了更好地激励市集志愿者为社区和谐做持续、乐邻的服务,社区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只要参加志愿活动,志愿者就能得到相应的积分,如:承接活动得30个积分、楼道清理得8个积分等。志愿者可以将得到的积分兑换公益市集摊位或爱心商家提供的公益物品。虽然志愿者参加公益活动并不是为了能换取更多的积分,但这一模式很大程度激发了志愿者持续参与和不断创新服务的热情,让志愿服务成为居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让志愿者越干越有劲。
志愿在心,服务在人。文荟苑社区将继续加大志愿队伍培育力度,逐步健全公益项目运行体系,不断提高志愿服务效能,促进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治理创新中。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