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日,位于盛家浜上的24小时共享空间好不热闹,原来是苏州市会议中心志愿服务团队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义务维修小家电服务。据悉,这是沧浪街道在道前社区试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根系工程”下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沧浪街道以32号街坊改造更新为契机,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根系工程”,以党建引领开展古城保护更新,通过根系工程的实施来延伸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组织触角,激发“小巷红韵”系列阵地的新活力,构建“海棠花开·红动沧浪”新格局。
一是夯实支部建设,构建“根系工程”新体系。道前社区党委下设的4个党支部全面融入辖区4个网格,每个网格以支部书记为牵头人,带领10名来自社区党支部、共建单位党组织的党员骨干,带动一批党员和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形成“1+10+N”基层治理服务新体系。
二是强化阵地建设,激发“红韵阵地”新活力。道前社区党委书记沈敏敏说:“我们听取了很多居民反映的问题,其中‘让街巷在焕然一新的同时变干净、变美,还更具有文化’呼声最高。”为此,街道积极将需求纳入“净美街巷”行动,由社区党员志愿者来墙绘“道前八景”,进一步提升古街老巷的“颜值”。创新设置了“海棠心愿箱”,作为社区收集社情民意和居民“微心愿”的重要窗口。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推进基层治理新服务。道前社区作为全市行动支部的“发源地”。社区支部党员走街串巷,主动融入居民,与居民面对面、心连心深入交流,梳理提炼出了“道前街坊旧改五法”(“板凳法”“绣针法”“古井法”“算盘法”“良心尺法”)。依托“24小时共享空间”载体,引入“海棠伙伴”,提供“海棠服务项目清单”。苏州会议中心的“苏心红程党支部”志愿团队是第一批“海棠伙伴”,据负责人说:“这个平台能让居民的需求切实转化为我们服务的内容,给群众带来更多便利,受到很多居民的点赞”。坚持“听民声、解民忧”,常态化开展“社情民意联系日”,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揪心事烦心事。目前,道前社区已成功开展2场“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共计收集21个民生诉求,涵盖小区车辆管理、消防安全、养老就医、交通出行等多个方面,其中11个民生诉求已成功解决,其他的也在通过区、街、社区、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推动解决。
下一步,沧浪街道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组织全体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两在两同”,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以党建为引领,将古城保护更新工作向纵深推进,让组织触角、工作力量、服务资源在一线扎根,切实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周丽娟 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