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徐阿姨,这两天身体怎么样了?我给您带了点新鲜蔬菜过来,您要还想吃什么菜就和我说,我过两天再给您送来。”在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养育巷57号99岁的徐阿招老人家里,孙玉华关切地和老人寒暄着,同时递上一大袋新鲜的蔬菜和猪肉。徐阿婆十分感激,双手握着孙玉华的手,不停说着感谢的话。
在沧浪街道道前社区,大部分居民都很熟悉孙玉华,今年42岁的她十分热心,在剪金桥巷上经营着一家平价菜店,虽然店面不足20平方米,但鱼、肉、各种新鲜蔬菜一应俱全。这两天随着天气渐渐转凉,她像往年一样自掏腰包准备了一些新鲜菜品,在几名社区党员志愿者和团员志愿者的协助下,为辖区的10位高龄、孤寡和残疾老人一一送上门去。
“萝卜、小青菜、豆腐、猪肉……”孙玉华说她准备的这些都是适合老年人吃也是老年人最常买的菜,“天气冷了,老年人都不大愿意出门,所以给他们准备了点自己店里卖的菜送过去,也不多,就是自己的一点心意而已。”
孙玉华经营这家平价菜店已将近20年,顾客大部分都是附近的老年居民。细心的她发现一些老年人为了避免来回跑,通常一次会买很多菜,拎回家比较吃力,于是她就会主动提出帮忙送到家里去。渐渐地,孙玉华有了几位需要“送菜上门”的固定顾客。
家住瓣莲巷1号小区的戴治国就是其中之一,80岁的戴老伯说:“我和老伴儿腿脚都不好,出门买菜都是个大问题,小孙看到后就跟我们说,她可以帮忙送到家里来。现在,我们要买什么菜,只要打个电话告诉她,她就会配好了给我们送过来,真的特别感谢她。”
残疾孤寡老人李珍珠一直一个人居住,只有一个晚辈亲戚不时来看望照顾她,有时亲戚没空过来,就会拜托孙玉华帮忙送点菜过去,顺便看看老人。渐渐熟悉后,李阿姨也很信任孙玉华,有时还会请她帮忙买个药什么的,孙玉华也从不拒绝。后来李阿姨搬到养老院,还特意让亲戚捎话回来,感谢孙玉华曾经对她的帮忙和照顾。
面对大家的称赞和感激,孙玉华却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她说,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她做的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但只要有老年人需要,她就会一直这么做下去。李思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