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11月2日上午,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与江宁区司法局共同举办了“智慧诉服融合终端暨‘家门口式’诉调对接”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在江宁区禄口司法所举行,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焱,南京市司法局二级巡视员李世刚,江宁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徐正清,江宁开发区法院分党组书记、院长陈晨,江宁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同福,江宁区委禄口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春明,以及网格员代表、社工代表、禄口街道社区干部代表及新闻媒体共同出席了启动仪式。吴焱副院长、李世刚巡视员、徐正清副书记、陈晨院长、朱同福局长、刘春明书记共同开启了“智慧诉服融合终端”的使用按钮。
“智慧诉服融合终端暨‘家门口式’诉调对接”的启动是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与江宁区司法局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司法需求,利用“互联网+家门口式”创新诉讼与非诉讼对接方式,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司法获得感的重要举措;也是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落实《全省法院推进“家门口式”诉讼服务实施方案》,拓宽“家门口式”诉讼服务范围及方式,提升服务品质,实现线上线下一站式、一体化诉讼服务的创新举措。
“智慧诉服融合终端”系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牵头多家科技公司设计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放置于辖区内的禄口司法所、百家湖司法所、秣陵政务中心,是集“网上诉讼服务与电子诉讼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终端,具有以下创新特点:
一是功能的融合性。智慧诉服融合终端打破了传统自助服务终端设备应用的“孤岛”局面,整合线上线下功能,内网外网应用并举,是融合自助网上立案、案件信息查询、全国失信被执行人查询、全国庭审视频观摩、远程视频咨询、远程视频调解、远程视频开庭、法院基本信息查询等八项功能的终端一体机。
二是应用的智慧化。
依托基于独享网络带宽的远程视频功能,为当事人提供“零跑腿”的在线诉讼服务,进行远程咨询、调解、出庭,在视频调解、视频出庭的同时,当事人可实时查看笔录,实现“左录右审”的智慧模式,调解或庭审结束后,当事人可在触摸屏上签字进行最终确认,保障了调解、庭审结果的有效性。
三是“家门口式”的便捷性。“智慧诉服融合终端”放置于禄口司法所、百家湖司法所等地点,司法所工作人员在开展日常调解工作时,调解成功可及时通过终端连线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调解不成功可引导当事人通过终端申请立案、参加开庭、查询信息等,切实便民利民,发挥了“家门口式”诉讼服务与诉调对接的便利作用。
四是服务的保障性。为了保障“智慧诉服融合终端”的使用,江宁开发区法院与江宁区司法局合作,聘任禄口司法所、百家湖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作为“诉讼辅导员”,辅助指导当事人使用终端设备,尤其对于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低的人群、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更好地融入互联网时代,实现司法获得感。
嘉宾及新闻媒体观摩了两名居住在禄口的当事人利用“智慧诉服融合终端”参与案件调解,案件调解成功后签订调解协议并申请司法确认,法官审查后出具司法确认裁定。嘉宾随后参观了禄口司法所非诉服务中心、江宁开发区法院审务工作站建设情况。
“智慧诉服融合终端”的启用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甚至“零跑腿”,落实司法为民举措,让人民群众感受到 “互联网+家门口式”多元解纷、诉调对接及诉讼服务带来的便利。
江法宣 江司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