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骑河村:用方言“大喇叭”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
2021-09-26 16:4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文良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各位村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党史故事是‘32111英雄钻井队:党旗在烈火中飘扬’在重庆市江津区塘河镇上塘村一个不大的院子里,一条条输气管道交错排列,一个已经停用的天然气闸阀静静地立在管道空地上……”在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骑河村,不少老党员和群众齐聚在老年公寓广播周围,收听广播里的方言版党史故事。一时间,骑河文化广场上回荡着熟悉的苏州话,还吸引了其他路过的村民驻足倾听。

  对于村里的方言党史广播,近60岁的徐爷爷称赞连连:“平时电视、广播里讲的都是普通话,我们年纪大的都听不懂,最近有了方言广播,我们时不时来听,听得懂,也记得住。”

  骑河村招募党员和群众志愿者,成立“红色广播站”,每天用流利、生动的苏州话,把党成立的历史“摆”成了大家爱听的龙门阵,赢得乡亲们点头连连、掌声阵阵。希望用这种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党的故事家喻户晓,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延伸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老党员徐福根今年73岁,村民们都亲切地喊他“老书记”,得知村里在招募“红色广播员”,主动加入。他说:“在红色广播站,我感觉找到了自己新的‘角色’,我主动申请红色广播的志愿者,用苏州话参加宣讲活动,这种形式更接地气。”

  “宣讲不是说教,要想真正发挥效果,就要用乡亲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历史讲到大家的心窝里去。我们可以充分发挥‘骑河小喇叭’功效,衍生到‘骑河广播’,用贴近老百姓的方言来宣讲,不仅拉近群众和党史之间的距离,也能让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更好地渗透到基层党员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骑河村党委书记苏孝礼在党史宣讲会议中强调,涉及到党史叙述的真实严谨和准确传达,绝不能含糊,要生动且通俗。

  自从骑河村有了“红色广播站”,形成了覆盖广、速度快的高效农村基层宣传平台,小到村里事务,大到国家政策,一一通过“大喇叭”呈现给老百姓。切切实实拉近了党和老百姓的距离,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凝聚群众力量的“最后一公里”,架起了一座政民互联互通的桥梁,助推骑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文良)

标签:党史;广播;骑河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