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泛黄的页面、粗糙的纸张、工整的蓝色钢笔字迹……一张1958年的成绩单,引起了众多参观者的驻足观看。9月9日上午,姑苏区沧浪街道胥虹社区民间收藏馆举行了一场教师节主题展。该主题展由社区居民自行提供展品,展品主要为居民本人不同时期和老师的合影,毕业留影,老师批改的作业本以及尘封了许久的成绩报告单。
展馆里,前来参观的居民络绎不绝,既有对老式照片和成绩单很好奇的年轻人,也有感慨万千、一下子打开记忆闸门的老人。“我今年已经78岁了,这是我初一时候的成绩单,那时候成绩是5分制,我基本都是5分哦。那时候,学生平时除了学习还要劳动,我初一的时候正赶上大炼钢铁,我负责制作碳基,每次都是超额完成,班主任金老师就一直鼓励我,在成绩单上也给了我很多表扬,说我学习认真,社会劳动也肯苦干,在老师的鼓励下我还入了团,想想自己的学生时代也是十分的快乐充实,我也十分怀念我的班主任老师。”居民张菊生看着自己的成绩单十分感慨,如今班主任金老师早已不在了,他也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但是老师的关心言犹在耳,只能靠收藏的这些和老师有关的物件来怀念老师了。
居民顾颖对现场的社区工作人员小辛说:“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两位初中老师,一位叫朱宝骧,另一位叫陈图瑞。我还清晰地记得,朱老师将自己的四个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后,两位三十几的男老师就带着我们这些城市学生一起生活和学习。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时的生活简单而充实,大家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学在一起、劳动在一起,每天吃的是一盘青菜和一碗酱,学习时大家就坐在草堆上,老师对着一个小黑板给我们讲课。那时还小,没有太深的体会,现在才感悟到老师是牺牲了自己的家庭,放弃陪伴自己的孩子来照顾他们的学生,我特别怀念和感恩两位老师。《荀子·大略》有一句话,‘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现在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经济方面和精神方面都达到了小康生活,现在的孩子和老师生活在了幸福时代,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庆祝教师节之际,我祝福所有的老师们教师节快乐,也希望我们都能够继续尊师重教。”
“如今,小康生活已走进苏州的千家万户,居民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沧浪街道胥虹社区本次教师节主题展希望在社会营造很好的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形成全民尊师意识,只有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素质不断提高,教师节才真的有意义。”胥虹社区党委书记缪路华表示。 贺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