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开学伊始,苏州市相城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检察官张雨琦受邀前往东桥中心小学,为该校五年级的学生送上以“网络安全”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这是相城区检察院未检部门首次将“网络安全”主题法治课程应用在小学课堂,但现场的反应却让未检检察官既欢喜又忧虑——大部分同学能够正确认识并有效应对常见的网络风险,也有部分同学防范意识淡薄。
2019年,该院未检检察官在办理一起强奸案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张某某与年仅11岁的被害人结识于某交友App。通过亲身试验,她发现该App存在实名认证虚设、应用市场分级混乱、无针对未成年人的任何使用提示等问题,难以有效防止未成年人不当使用。针对该问题,该院立即向App开发企业制发《检察建议书》,向主管部门发出风险提示函,向网信、公安等部门制发检察关注函,引导多方关注网络安全综合保护。2020年5月,张某某强奸案被江苏省人民检察院作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进行发布,大大提升了检察机关参与网络安全治理方面的影响力。
江苏省人大代表、江苏省昆剧院副院长俞玖林在视察相城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时提出,针对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问题,检察机关应该联合社会各方形成保护合力。
该院未检部门负责人龚茜带领检察官深入社区、家庭进行实地探访,发现家长们对网络问题怨声载道,检察官们可以感受到“网络焦虑”正在逐渐蔓延。“如何遏制网络犯罪?除了运用司法重拳打击网络犯罪以外,还需要配合网络安全预防教育双管齐下。”回到单位,检察官们立即召开部署会探讨如何进行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决定以“网络安全”为主题,为全区的中小学生量身定制法治课程。
龚茜介绍说:“我们以年龄作为区分,对于网络认识较少的低年级学生,在课程设计上更侧重于介绍网络‘陷阱’的各种表现,形式上融入短视频,强调趣味性和直观感受;针对高年级学生,则安排了更具专业性的罪名讲解、案例分析,在形式上则更强调参与性。”
课程内容确定后,该院又在讲师名单上下功夫。副检察长陆梅英为全院干警做出表率,第一时间准备了专题课程并录制了网络“云课程”。全院12名“法治副校长”和35名“青年讲师团”成员也都积极准备了现场讲课的PPT和稿件。“当老师就得有当老师的样子,不能临阵磨枪。”正在备课的讲师团成员孙兴峰笑着说道。
截至目前,相城区检察院网络安全主题法治课程已经陆续面向2所学校、3个社区、5场体验活动开展,已发放课程配套法治刊物《相检说法》600册,法治宣教视频300份。
全国政协委员、苏州科技大学城市发展智库副院长、民建苏州市委副主任宋青表示,希望相城检察机关抓紧抓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新学期,该院13名“法治副校长”将走进结对学校,继续开展网络安全法治教育。网络安全课程也将搬进该院“未成年人法治体验站”,让孩子们在互动体验中提升法治意识。
江苏省人大代表吴爱军表示:“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让青少年在浸入式的体验中加强自我保护,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网络、司法形成合力,从整个社会层面实现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与犯罪预防的整体效果。” 王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