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定向收购百年“洞庭佛手”所结白果提高农户收入 东山镇新模式让“活化石”活得“都挺好”
2020-09-09 20:19:00  作者:高媛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每年一到白露节气,硕果累累的银杏树上白果就逐渐变黄,东山农户就知道白果的最佳采摘期到了。9月7日,苏州吴中区东山镇果品协会和部分古银杏树承包农户签订定向收购合约,对挂牌银杏树分等级按每斤8-12元收购。据悉,东山镇主栽银杏品种为“洞庭佛手”,栽培面积约1300亩,2020年白果产量预计达100吨左右,较去年略有下降。

作为此次签约代表,农户朱红江家的银杏树每年摘果约300斤,前两年一斤3元左右的售价根本付不起采摘工的人工费,他宁可让白果“自由野蛮生长”。而今年,对于挂牌古树政府每株补贴1000元左右,果品协会以每斤8-12元的价格收购,这样等于又补贴了1000多元,为了让自家的白果产量高、卖个好价钱,他将认真做好施肥、修剪、刷白等银杏树的管理工作。

据了解,东山镇种植洞庭银杏的历史十分久远,最古老的银杏树已经超过2000年,500年以上的有16株,百年以上的45株银杏古树分布在全镇各山区村。“洞庭佛手”为中熟品种,具有出核率高、核大壳薄、糯性好等优点,白果入菜不仅味道鲜美、糯软滑腻、清香可口,还含有丰富的药用功效和营养价值,具有补虚扶衰、止咳平喘、涩精固元等功效。“洞庭佛手”在宋朝曾被列为贡品、圣品。

据东山镇果品协会会长宋甫林介绍,银杏树在两亿七千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后来绝大部分的银杏也像恐龙一样灭绝了,只在我国的部分地区保存下来,历来有植物界中的“活化石”“大熊猫”之称。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银杏树种植面积的大扩张,白果产量成倍剧增,东山镇银杏产业受到严重冲击,收购价格从最高的30元每斤跌至3-5元每斤,严重打击了农户种植银杏的积极性,加上劳动力逐渐老龄化,手工剥壳效率低、耗人工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白果及其加工产业的发展。而缺乏管护的银杏树,树势逐渐衰弱,严重时甚至死亡,种质资源一旦流失,将难以恢复。

为了保护洞庭银杏这一珍稀的种质资源,东山镇果品协会启动了统一购销白果计划,第一批与全镇范围内挂牌保护的市级古树名木银杏树种植户进行签约,涉及7个村的45株百年以上树龄古银杏,并计划逐年扩大采购范围,拓展到后续银杏资源,通过“企业+银杏树+农户”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提高农户收入和种植积极性。 高媛

标签:白果;银杏树;银杏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