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苏州再添一座高等学府!9月8日,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建设工程启动仪式在苏州高新区举行。仪式上,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苏州总院、南京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苏州中心、南京大学全球校友苏州创新创业中心揭牌,苏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苏州高新区社会事业合作、苏州·中国声学创新谷等政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
2019年3月,苏州市政府与南京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暨南大苏州校区建设协议。2020年7月,南京大学苏州校区选址确定。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坐落于美丽的太湖之滨,位于太湖与大阳山之间,占地面积约2000亩,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根据规划,未来的南大苏州校区充分利用现有场地优势,将山水纳入校园布局,形成山水交织的环境系统,在学校就能看见气势磅礴的太湖。南京大学的集体记忆——北大楼也将在苏州校区得到延伸,在新校区建成之后,从学校的主要道路和轴线上都能观望到北大楼。除了南京大学的经典建筑,新校区还将赋予苏州园林的意蕴,整体建筑风格以黑白灰基调为主,加入庭、廊、园等多种元素,既有南京大学的“记忆”,又有苏州园林的意蕴。
据悉,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将重点打造化生医药、材料能源与工程、电子与信息、地球系统与环境、人文与社会五大学科群,在办学模式上打破院系界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一支1000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规划涵盖本硕博各类层次的办学规模1.2万人,远期2万人。
据了解,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位于苏州高新区。苏州将以南大校区为核心,利用苏州高新区沿太湖25公里绝美岸线,大力推动太湖科学城建设,引入世界一流科研机构,汇聚国际顶尖创新人才,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力争到2035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智慧之城、开放共享之城、美丽人文之城”。太湖科学城地处苏州高新区西部,东临苏州科技城,西临太湖,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太湖科学城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美丽江苏建设要求,打造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建设世界级生态湖区、创新湖区的重要载体;也是苏州建设“现代国际大都市、美丽幸福新天堂”和苏州高新区打造“国际一流创新高地”的重要战略空间。
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在仪式上致辞并宣布工程启动。蓝绍敏说,南大苏州校区建设工程的启动,是苏州发展高等教育、厚积人才优势的一件大事、喜事。在教育部、江苏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一个同等水平、错位发展的新主体校区落户苏州,苏州将以最大力度支持校区建设,瞄准“特、高、尖、新”发展定位,和南京大学共同努力,引进先进教育资源,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携手推动双方合作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深化与南京大学的全方位合作,推动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成果落地和产业化,加快锻造苏州在高端科教资源方面的“新长板”,不断放大高等教育在城市创新链条中的“支点效应”。
江苏省副省长马欣在讲话中说,南京大学是声誉卓著的百年学府,也是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领头雁。苏州经济实力强、开放程度高、创新活力充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走在全省前列。名校与名城携手,联合建设南大苏州校区,有利于南京大学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有利于苏州市提升高等教育发展层次,也有利于江苏省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在致辞中说,苏州校区在总体布局上将秉承南大历史传统、融入苏州水乡特色、顺应未来发展趋势,建设成为融智能化、生命化、节约化、人文化、现代化、国际化为一体的一流校园;在学科布局上,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促进工、文、商等学科融合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将以国际化、高端化、市场化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支撑,使之成为坚持立德树人、放飞多彩梦想,产生美好故事、提供外在自由,滋润生命成长、使人终生难忘的地方;在服务地方上,将着力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苏州市产业升级,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 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