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8月3日上午,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竹辉社区团委、关工委在“立秋”来临之际举办了“我们的节日之立秋”主题活动。25名来自市一中、东大街小学以及星海实验中学的学生和家长,通过听一场精彩的民俗文化讲座,学做一盏童年的西瓜灯,感受立秋节气里的苏州印迹。
在苏州,立秋的习俗有很多,“啃秋”吃西瓜、喝绿豆百合汤、悬秤称人、贴秋膘等,均表达了人们在季节交替时祈福家人生活安康的美好心愿。本次活动在民俗老师孙锋的民俗文化科普中拉开了序幕。“每年公历8月7日到9日,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是为立秋。”通过PPT,孙锋给居民们详细介绍了立秋节气的由来、典故以及民间习俗,让大家在文字、图片和讲解中领略节气文化的无限魅力。老苏州刘阿娣惊讶地说:“以前只知道过节,却从没想过原来节气里还有这么多的文化内涵。”
说到立秋,苏州人最重要的一个习俗就是“啃秋”吃西瓜。在当天的活动中,社区不仅为每个参加活动的学生和家长准备了西瓜,更让大家学习用西瓜做一盏西瓜灯。先在西瓜顶处开一个10厘米左右的小孔,然后用勺子挖出瓜瓤,接着用水果刀在瓜皮表面雕刻出自己想要的图案,最后放上蜡烛或电子灯泡,一只西瓜灯就做好了。
活动中,80岁的老苏州陶华瑛一边认真地雕刻着手中的西瓜灯,一边回忆说:“西瓜是苏州人夏季消暑解渴的心头好。记得我小时候,每到7月中旬便有近郊的农民摇着船来卖西瓜,父亲会一次性买上十几二十个囤在家中阴凉的地方。吃过晚饭,全家人便围在院子里,切开已在井水中浸泡了一下午的西瓜,大家一起吃瓜,那冰冰凉凉的感觉,便是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
另一边,就读于园区星海中学的童熙雯则在奶奶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雕刻着自己的西瓜灯。她开心地说:“从小到大,这还是第一次用西瓜来做灯,好神奇!”
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者,竹辉社区团委负责人胡碧桃表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今后,社区还将继续开展类似的民俗活动,在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的同时,更帮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束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