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棕编开出不一样的“玫瑰”
2020-08-09 18:37:00  作者:王帆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8月6日下午,苏州市姑苏区“草棕编”非遗传承人邹星花来到姑苏区沧浪街道潼泾二社区,教授青少年制作“棕编玫瑰”。

棕编是以棕榈树叶为原料进行编制的技艺。2011年,棕编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草棕编是我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草棕编的技法。这一学,就有三四十年。我的女儿从小也是看着我做草棕编长大的,她对这个技术也十分着迷。”邹星花说。目前,邹星花母女都是姑苏区“草棕编”非遗文化传承人。“棕叶编织从选材到后期加工都十分讲究。通过穿刺、编扣、打结等环节,可以制作出各种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的形象。最后再进行修饰加工,能使作品精致优美、栩栩如生……”只见邹星花一边说,一边拿起一片叶子打结,一圈一圈地翻折、缠绕,再翻折、缠绕……一朵玫瑰花就在她的手中绽放了。装饰上花茎和叶片后,这株美丽的花朵让你鼻尖仿佛都能嗅闻到玫瑰的芬芳!

虽然看似只有两个简单的连续动作,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感觉怎么摆弄都不对。“这个好难啊!”金阊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尤玮同学举起双手说。原来,他的双手拇指、食指、中指都已经被棕叶缠绕,“无法脱身”了。他环顾四周,发现李嘉宇同学也正对着手里绕成一团的棕叶叹气。不过,缪家葳同学比较幸运:在妈妈的帮助下,他已经做成了一朵“玫瑰”。而后排座位上的金苗苗同学充分展示了自己在手工上的天赋,一朵花已经做好,正准备献给自己的妈妈。“原来棕编这么难,但是感觉好神奇啊!”龚宇辰同学拿着手里的“玫瑰”成品,感慨地说。

作为一种实用的手艺,草棕编过去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玩具,草鞋,农具,热水瓶壳……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些用品已经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现在会这门手艺的人也已寥寥无几。为了向青少年介绍优秀传统文化,潼泾二社区特意在暑假开展了一系列非遗文化进社区的体验活动,例如剪纸、棕编、扎染等等。社区希望通过一系列体验活动,激发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希望能有更多的青少年投入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中,使这些古老的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王帆

标签:玫瑰;青少年;社区
责编:高峻